理论探索>>


“三农”领域加力补短板

2019-12-25 09:32:34   作者: 来源: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要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2020年“三农”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定下了清晰方向。

  “保供给”是头等大事

  对于如何做好“保供给”这个头等大事,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保供给,就是务必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有效供给,打牢稳物价、稳经济、稳全局的基础支撑。“要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同时要调整结构。”韩长赋说,要巩固镰刀弯地区调整成果,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规模,提升优势产区玉米产能,确保全国玉米面积基本稳定。同时,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支持,稳定种植面积,提高质量品质。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作为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是头等大事,这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尽管进口农产品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但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风险却始终存在。从外部来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病虫害的发生,国际粮食生产不稳定性增强,价格波动较大,过度依赖进口存在粮食安全风险;从内部看,中国一直是‘大国小农’的农业格局,需要养活的人口多,而精壮劳动力则日益不足,土地、水资源相对短缺,各区域农业发展很不平衡。因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十分必要的。”王应宽说。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设施短板必须补齐。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加强农村供水和农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不仅有利于稳投资、促增长,也是利农惠农的重大举措。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农村基础设施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补齐“三农”短板还需要多方发力。“把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办好,如饮水问题,不仅要有水喝,还要保障安全。乡村公共服务也要进一步加强。如针对乡村老年人,要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服务,满足高龄老人吃饭、就医、照料等需求。”朱启臻说。

  王应宽进一步指出,“三农”为人们提供粮食、饲料、能源、纤维、旅游等诸多产品和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技术发展较快,农业机械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农机设备顺利应用所需要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管网设备、社会服务体系等配套条件却没有及时跟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农业进一步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发展智慧农业,需要较强的网络信号覆盖、庞大的传感器布置、大量的高素质人员。这时,如果‘三农’基础设施跟不上,就很难实现智慧农业的‘高效+绿色’生产模式。2020年,我们一方面要加大这方面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严格补贴政策,确保相关资金使用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从机械化不断向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王应宽说。

  主攻薄弱环节

  从长期来看,加强“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改革,也是加快补齐短板的必然要求。从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到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再从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到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针对性很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从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来看,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人居环境和城市还有不少差距。未来,要继续加大相关投入,大力吸引外来资本进入乡村,促进农村青年返乡。“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需要人才振兴。随着人才涌入,原本沉睡的农村资源潜力也将更好地被激发出来。”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表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城乡关系重塑、乡村空间重构、治理体系重建,实现城乡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功能契合。乡村振兴要释放内生动力,关键要做到“兴人为本、兴地为重、兴业为要、兴权为基”。

  “要加大补短板力度,针对农产品卖难、流通损耗大等现代农业的堵点,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通过以奖代补、农机补贴、贷款贴息、落实优惠电价等措施,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建设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和产地预冷、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韩长赋说,未来,还要以农村饮水安全、村内通组道路、动力电等为重点,加强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补强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王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