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让群众评议成为作风建设推动力

2021-03-02 10:01:09   作者:蔡晓辉 来源:河北新闻网

全年共有426万余人次通过短信、微信参与评议,共问责997人,制发通报10期,曝光具体问题59个——2月28日,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布2020年度全市机关中层处科室和基层站所类、公共服务企业类的“十优满意单位”“十差不满意单位”名单。(据《长江日报》3月1日报道)

作风建设永不止步,群众满意才是目标。有关机构和服务窗口的服务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让其服务的群众和企业说了才算,并以此倒逼服务窗口和服务干部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武汉市评选“十优满意单位”“十差不满意单位”的初衷。

“满意单位”作经验交流、“不满意单位”公开检讨,武汉市的这一评选活动,自2017年始已历四年。四年中,评议对象与类别不断扩大、评议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让群众拥有最终的话语权。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作风怎样,群众最有发言权。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些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群众的评价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尊重。让群众真正拥有话语权,一是要扩大评议的渠道,并以严格的监督保证评议过程的公开、透明;二是要让评议结果落地,在干部和部门考核中运用好评议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武汉市的“十优”“十差”评选,最新增加了大数据评议的权重,“武汉评议”、市长专线、城市留言板等平台考核权重占比达到80%,并对评议的项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细化,以保证评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评议之初就发布了“十个严禁”,严禁采取替换手机号码等方式伪造评议数据、恶意组织对其他单位进行不满意评价等行为,以严格的纪律最大程度保证评议结果的公正。这种科学的制度设计,保证了“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的过程真实。

防止评议活动成为“作秀”,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中运用好评议结果,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成“指挥棒”。武汉市的评议活动规定,同一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十差”,则对其主要负责人提出免职建议。同时,对大数据后台收到的群众不满意评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逐一回访核实,对经调查存在庸、懒、散、慢、乱、浮等作风问题的予以问责处理。这样的压力传导机制,倒逼各部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以有效管用的办法解决群众的不满,以高效便民的措施为群众实心办事、认真服务。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小至窗口服务“售后小纸条”,大至仲裁窗口流程优化升级,武汉市各领域窗口服务面貌显著提升,政务办理效率显著提高,足可见“十优十差”评选活动的成效。

作风好不好,群众来监考。“十优十差”评选,是武汉市推动作风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期待更多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将这种评议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用群众的满意度提升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