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刘建军:毛泽东关于党史学习的思想

2021-03-09 15:59:17   作者:刘建军 来源:河北党校报

开栏语

今年,中国共产党喜迎百年华诞。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党史波澜壮阔。从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出发,我们党从一艘小小红船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本版今起推出“学党史 悟思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深入阐释百年来我们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敬请关注。

斯诺在1936年采访毛泽东时印象深刻:他的叙述,开始越出“个人历史”的范畴,并且以某种方式不知不觉地把个人历史融于一个伟大运动的历程之中,虽然他在这个运动中保持着主导作用,但不再是“我”而是“我们”了,不再是毛泽东而是红军了,不再是个人经历的主观印象而是一个观察家的客观记载了,而这个观察家所关心的,是作为历史的人类集体命运的转变。毛泽东不仅是党史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党史学习、研究的主要倡导和组织者。

要认真总结经验

经验是由实践得来的认识,是经历史验证了的结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认识现实。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喜读史书,注重联系现实加以“唱叹”。1920年12月,他给蔡和森等人写信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指出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失败,“均系不读历史之故”,乃世间“最愚者”。

延安时期,毛泽东把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为此,他要求全党学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1941年6月,他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指示:每个党员都要“学习党在二十年革命斗争中的丰富经验”。

毛泽东总结经验,总是抓正反两个方面,“从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中明辨是非,坚持真理”。他指出: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只要是总结得正确,合乎历史实际,而不加以任何歪曲,对于一切共产党人,都是有益的。他在写作《井冈山的斗争》时,就既讲湘赣边界割据的成功经验,又讲两次失败的教训,阐明了如何把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联为一体来确保工农武装割据的成功;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他也是既总结中央革命根据地前三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又总结党内在革命战争问题上的“左”倾错误尤其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教训。

“没有失败教不会党员。”毛泽东指出:凡是历史上跌了跤的事,不要害怕正视,当作经验是很好的。错误即坏的经验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更值得注意和研究,是“宝贵财产”,可以获得锻炼、少走弯路,让我们产生抵抗力和免疫性。他说,“错误已经犯过了,只仇恨是不行的,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地对待错误,取得经验”“从痛苦的经验中,我们才制定出比较符合客观情况的路线和政策”“所以犯了错误不可怕,要把错误抓到手里,变作经验,当作武器”。

把党的历史搞清楚

历史问题的统一是思想统一的基础。毛泽东指出:研究党史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们要用这样的研究来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

“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过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延安整风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习和研究党史。毛泽东指出:教育党员干部最好的办法,就是号召全党来研究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用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来教育党员干部,才能收到更迅速的和直接的效果,从而避免曾经犯过的错误,增加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正是为了把党的历史问题弄清楚,以便全党能够正确地了解党的历史经验,同时也便于团结更多的同志为党工作,从1940年夏开始,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了党的历史文献集《六大以来》,让大家看清楚“左”倾教条主义都曾经干了些什么。“同志们读了之后恍然大悟,发生了启发思想的作用。”

在深入学习讨论党史的基础上,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来的历史作了科学总结,克服了全党长期存在的思想上的一些混乱,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的思想轨道上来,加强了全党团结,促进了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决议》由此成为党员干部必读的党史教材。

讲历史才能说服人

毛泽东认为,党史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还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他常说: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不讲历史,就没有说服力,不讲历史就讲不出道理。比如,他讲:是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才教育了我们;“我们说不服的人,蒋介石一教,就说得服了”。

毛泽东认为,理论是历史在观念形态上的再现。他指出: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研究问题应该从历史的分析开始”。1956年9月,回顾历史,他说:我们有了经验,才能写出一些文章。比如我的那些文章,不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是不可能写出来的。史沫特莱就说:毛泽东以理论家闻名于世,而他的一套思想理论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和军事经验之中。

延安整风前,我们党在处理中国革命问题时还不够成熟,时常犯“左”倾或右倾错误。而无论是“左”还是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照搬照抄共产国际指示的结果,都是教条主义的表现。因此,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创造和创新就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理论是基于包括历史经验在内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在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同时,强调“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提出了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进行理论创造和理论创新的任务。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作了《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他指出:通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党史的经验教训,“可以创造些新的东西”。所谓“创造些新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新的理论创造。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还要继续前进,把它提高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就是要对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我们行动的科学理论。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

古人说,“不知来,视诸往”。通过回望历史,可以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毛泽东也把党的历史作为指导未来的最好教材。1958年1月28日,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历史是要的。要读历史,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1964年7月,他在会见外国客人时,又意味深长地讲到: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我们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所以,在他看来,党史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研究和总结党的历史,更根本的目的在于把其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结合与统一起来,用以揭示规律,昭示未来。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是在近代以来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和发展的,把中国近代以来社会演变的逻辑搞清楚了,就会更加深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性质、动力和任务等等,进而凝聚全党力量,增强胜利信念,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胜利的信念是打出来的,是斗争中间得出来的。”每当面临革命的重大转折,毛泽东都提出要通过回望、总结历史来规划未来。抗战伊始,他就指出要认识今天的中国,指导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运动,不仅要研究现实,也要研究历史,了解昨天的中国。1939年6月,面对国民党反共活动猖獗、抗战前途可能发生挫败的复杂形势,毛泽东从8个方面总结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以便胜利地克服困难,发展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到一个更高阶段,而避免可能的失败”。同年10月,毛泽东在为即将创刊的《共产党人》写《发刊词》时,指出:我们今天要怎样建设我们的党?这个问题,考察一下我们党的历史,就会懂得;把党的建设问题同统一战线问题、同武装斗争问题联系起来看一下,把党的建设问题同联合资产阶级又同它作斗争的问题、同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问题联系起来看一下,就会懂得。

“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自信的表现。”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回顾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强调:亿万中国人民在他们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十年奋斗的结果,取得了经验,才形成我们现在七大的决议案和文件。他说:七大对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当前的形势和前途都有明确的认识,因此我们有巩固的信心。而在抗战胜利时,谈到国民党会怎样对待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也同样指出:“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

有了对历史经验的研究与把握,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就有可能开辟事业的新境界和光明前景。正是基于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毛泽东于1949年6月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总结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答案后,他明确而自信地说: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然强调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会给我们党一个推动力,使我们的工作比过去做得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