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河北正式核定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录:摸清“红色家底” 传承红色基因

2021-03-22 14:32:30   作者:龚正龙 来源:河北新闻网

日前河北省正式核定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摸清“红色家底” 传承红色基因

2月25日,李大钊纪念馆展厅内“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雕塑前,新入职的讲解员正在学习研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讯员 刘江涛摄

青山留名史,烽火淬英豪。河北是革命文物资源大省,如何把革命文物保护好、把革命传统弘扬好、把革命文化传承好?经过审慎遴选,日前,河北省正式核定公布河北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其中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95处,珍贵文物10302件(套),为进一步保护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首批名录类型多覆盖广,梳理见证燕赵革命史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慷慨悲歌著称的河北,在近代以来保存和遗留了丰富多样的革命文物。”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说,这些文物资源价值高、影响大、题材丰富、分布广泛、内容深厚、类型多样。

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革命文物工作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家底基本摸清,保护状况持续改善,教育功能不断强化。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河北省目前登记重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000余处;根据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成果显示,河北省现已备案的革命题材的博物馆、纪念馆35家,国有单位馆藏革命文物25200余件(套)。

“此次河北省首批名录的公布,是根据2018年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关于报送革命文物名录的通知》(简称《通知》),以及2020年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关于核定公布革命文物名录的补充通知》(简称《补充通知》)进行的。”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赵仓群说,特别是《补充通知》明确指出,此次革命文物名录的公布范围主要涵括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含抗日战争)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著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李大钊故居、白求恩墓、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沕沕水电厂旧址、1939年10月出版的《共产党人》创刊号、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分果实图”木刻画版、194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战争时期《白毛女》手抄剧本、1949年1月颁发的华北区土地房产所有证……

记者了解到,公布的首批名录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包含旧址、旧居、故居、抗战遗址、烈士墓、陵园、纪念碑亭等,可移动革命文物包括布告、生活用具、票据、手稿、书籍、刊物、武器等。

张立方说,这些文物见证了河北人民的风雨历程,揭示了中国革命、建设道路的曲折和艰辛,见证了无数优秀燕赵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解放,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程。

以史为据直面遴选难题,客观认定文物内涵价值

革命文物的认定极具考验性。对于河北而言,革命文物资源不仅数量大、分布广、保存状况差异大、存在连片特征,且年代贯穿久,更涉及具体史实的精确核定。“我们掌握的基本原则是,文物内涵价值认定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每一件具体的革命文物,都要进行价值认定和分类。”张立方说。

难度显而易见。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例,所包含内容非常复杂、分类难度大——

同一件文物,存在多重身份和属性,哪一种优先考虑?譬如,昌黎县韩文公祠、涉县原曲大庙、深泽永济桥、保定莲池区贤良祠等,是界定为历史文物,还是革命文物?该以哪种身份和属性标识呢?

具体到某一文物,价值归属和价值高低也见仁见智。比如,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华北制药厂办公楼,不仅建筑风格典雅壮观,且见证了我国结束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能否界定为革命文物呢?新中国成立以来承载革命精神的文物,如平山县引岗渠群英渡槽,能否被界定为革命文物?

一些遗迹正在消失,怎么办?“很多革命文物,分布在偏远山村。一些抗战遗址,随着岁月流逝而残缺,也给当前革命文物认定带来困难。”河北省相关专家表示。

其中,起伏于山峦间的长城依旧是焦点。近代以来,长城在抗战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比如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遗迹虽很难辨识,但历史事件不存在争议。长城周围有烈士陵园,长城本体还能看到炮弹痕迹,最终被确定为革命文物。

“尊重史实,捍卫精神。咱们遴选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时,对于认定中出现困难的革命文物会派专家去现场核查。认真组织专家论证、征求党史专家及宣传部门意见,用内涵认定其相应的等级和保护措施。”张立方说,入选首批革命文物名录的基本都是典型,史实清楚、争议较少,以后再认定的话,难度会越来越大,所以要开好头、起好步,标准设定“要经得住历史考验”。

传承革命文化红色基因,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此次革命文物名录的遴选和公布,对于推进统筹规划、整体保护,深化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传播,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传承革命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文物事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相关专家表示,要乘势而为积极推动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让文物资源成为发展的红色引擎。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共有11市111县(市、区)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先原则,加强革命文物的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将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保护并重,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首批名录中,保定市有124件可移动革命文物入围,其中98件来自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周明慧说,目前,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传统民居、作战工事、历史建筑近300处,地道近3000米。接下来,将对保护区内152处非传统民居外墙进行处理,与周边遗址环境相协调。

近几年,河北省还有序推进革命旧址维修保护行动,对涉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育德中学旧址、陈庄歼灭战陈列馆等展开持续修缮保护和安全设备升级。同时,还编制完成《河北省革命文物总体保护利用规划》、编制革命文物资源集中片区保护利用总体方案,建立革命文物数据库……

“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录只是第一步。”张立方说,接下来要以此为契机,扎实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推进合理适度利用,到2022年,全省革命文物保存状况应全面改善、展示利用水平应显著提升,通过继续推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加强旧址保护与公共设施建设,让革命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发挥重要作用。 (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