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农村工作要以乡村振兴为重点。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必须准确把握地域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以唐山市滦南县的农业工作为例:一些农业产业受各种因素制约,龙头带动能力较弱;科技与农业产业的有效嫁接需要一定周期,拉动成效受限;部分农民创新本领不强,品牌意识较差等。因此,在基层党组织坚强领导下,破解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以积极对策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现代农业长足发展,是精准脱贫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
一、壮大特色农业体量,形成规模化。
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立县域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制定特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和思路,根据各镇土壤结构、传统种养及其他实际情况,分步骤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扩容增量;推广一镇一品经验,探索在相邻乡镇连片打造农业产业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做成特色优势产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要求加快形成多元化农产品结构;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和配套综合服务,积极争取信贷支农资金,重点向特色农业扩容及产业园区发展倾斜。
二、拉长特色农业链条,形成产业化。
引导扶持农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用发展大工业的方法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有计划地布局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聚集,培育特色品牌,促进产业做大、企业做强、产品做精;顺应现代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大势,推进农旅融合,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打造“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健康”“农业+互联网”等新业态。借鉴李营村经验,全面推进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养生度假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柏各庄镇要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大米之乡”,借助农业优势打造旅游品牌,不断扩大地标产品影响力,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强势提升柏各庄镇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实现高端化。
要依靠科技进步引领农业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活力和竞争能力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使农业应用研究和农业技术开发真正转移到支农服务中,努力解决品种单一落后、科技含量不高、覆盖范围不广、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不断涌现农业新品种,扭转东北大米等外来品种当家、自主创新乏力的现象,以新品种优势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给农民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心理恐慌,有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增产增效。
四、提升现代农业标准,实现品牌化。
一是基础设施现代化。兴建旱能供水、涝能蓄水的“海绵”式水利工程,解决区域性供水能力不足问题,提高水利设施内存和循环利用能力,涵养修复生态环境。二是提质增效标准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设施农业、生猪养殖、珍稀皮毛动物养殖等优势产业为主导,大力实施集中连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推行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三是特色农业品牌化。组织实施“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农业工程,不断发挥地标产品品牌效应,品牌带龙头,龙头带农户,建立起完善的以知名农产品品牌为引领、以区域性农产品品牌为支撑、以地方农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品牌体系,加快形成跨区域、大规模的品牌农业板块经济。四是农业信息高速化。加快实施“现代互联网农业”,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有机结合,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借力品牌电商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起现代农业信息“高速公路”。(王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