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纵横谈|文明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2021-04-03 19:10:17   作者:舒圣祥 来源:河北新闻网

清明节将至,很多地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倡导网络祭祀、委托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树立移风易俗的祭扫新风尚。上海市福寿园入园广场搭起了一排排展位,举办集合服务咨询、文化展示、扶贫农产品展销的“春市大集”活动,让清明时节来墓园祭扫的市民感受到更丰富的“清明”内涵;广西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全区开展主题为“安全文明祭扫、节地生态安葬、文明节俭治丧”的清明节主题宣传月活动。这些宣传和倡导,对涵养绿色、生态的祭扫文明和传承礼敬先人、慎终追远的节日传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忧伤的;“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清明节又是美好的。这是一个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节日。今时今日之清明节,既延续了传统节日的悠久历史,又有着契合当下的别样内涵。不论是烈士陵园里列队行礼的中小学生,还是去往城郊公墓路上的堵车长龙,抑或乡野村头回乡祭扫的年轻后生,人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共同传承着这个节日的厚重深远。

“编入五礼,永为常式”的清明节所蕴含的传统内涵,值得我们去珍视。但如何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置于现代文明的语境中进行传承,让慎终追远有着更丰富的意涵,却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最近东北某城市禁烧冥币,就曾引发了很大的舆论争议。这也告诉我们,移风易俗,并非一日之功,应更加重视方式方法,以人性化和包容性的举措,有效引领正确导向。

缅怀和追忆,是为了今天和未来更好地生活。在追思故人的同时,清明节也是一个理性、沉静思考人生的机会。因此,祭奠先人的最好祭品不是别的,而是时时总会记起的那份思念;缅怀逝者的最佳方式也不是别的,而是在感恩的同时去养护我们心中最珍贵的东西。

所以,只要内心足够虔诚,祭祀形式和祭品种类,并没有那么重要。网络祭祀、委托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都可寄一瓣心香。倒是某些所谓“清明套餐”,又是烧“黄金屋”,又是烧“奢侈品”,于虔诚的礼敬而言,近乎亵渎。

推行更绿色安全文明的祭扫方式,固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全社会也应进一步增强文明祭扫意识。尤其是今年,很多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这个清明假期很可能会出现“补偿式返乡”。无论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还是出于文明祭祀需要,倡导移风易俗的祭扫新风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勿使清明时节的“雨纷纷”变成“灰纷纷”,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

内心的思与敬,在乎真诚,不在形式。文明祭扫,是对先人最好的缅怀。文明祭扫,将让清明节更“清明”。 (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