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高玉敏 商金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助推文明乡风建设

2021-04-20 11:16:41   作者:高玉敏 商金芳 来源:河北党校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乡风文明意义重大。同时,乡风文明也是一个综合体,涵盖思想道德、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建设乡风文明要提纲挈领、抓住重点。这个“纲”就是致力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与精神风貌的改善,抓住重点主要是处理好三对关系,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数千年,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诸多经验启示。

一、传统进德修身思想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迪

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个人修身,倡导诚心正意,修养自身,和睦家庭,并以此为根基,“兼济天下”,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构建了家国天下的文明格局。“修齐治平”,以个人“修身”为起始和根本,通过提升自身品德和学识,进而整齐家族,乃至治国为政,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模式。修习次第,由小至大,由近至远,充满了人生哲理和智慧,既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几千年来,“修齐治平”理想始终激励鼓舞着无数士子、仁人进德修身、心系苍生,为着中华民族的美好前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这个意义上说,“修齐治平”对于维护和保持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和睦与稳定意义巨大,其中蕴育的珍贵人生智慧和可贵品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这些思想对建设乡风文明大有助益。建设乡风文明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这就要求农民加大学习的主动性,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人文道德修养。首先,要修德,就是要读书明德,陶冶情操,遵纪守法,规范行为,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要修能,就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增长技能,掌握发家致富本领;最后是修勤,就是要勤劳刻苦、勤劳致富。一勤天下无难事,中国人民素有勤劳吃苦的优良传统,“勤”之一字,对于农民而言尤为重要,要一以贯之,发扬光大。

二、“天人合一”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树立范式

中国的历史远溯炎黄,历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带有浓郁农耕色彩的灿烂文明。为了维护农业生产,保证春种秋收,必须依靠上天的惠赐,所以古人很早就懂得“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孔子、庄子、朱熹、王阳明等历代学者都对此高度关注并有过论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应遵循自然规律;《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不应为了个人私欲肆意改变和破坏自然;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与伙伴,应以仁爱之心待之;而至南宋文学家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更是将大自然当作心目中的情人,与青山心心相印,惺惺相惜。这些思想是多么难能可贵,建设乡风文明过程中应始终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牢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对大自然给予应有的尊重,适当地参天地之化育,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保育自然,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相处。

三、诚信相交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提供良性准则

诚信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内涵有三:其一,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孔子说“人无信则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并将“信”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倡导守信践诺,诚信无欺,这是立身处世、待人接物首先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其二,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曾子把交友做没做到守“信”作为每日“三省”之一,时刻反省、提点自己。曾国藩不仅以诚待人,且以诚感人。他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跟人交往时,别人耍心眼,他假装看不出来,仍然坦诚相待,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他是心思坦诚之人,也就真诚对他了。因此有人归结曾国藩领导力的核心正是“拙诚”,“拙”就是用笨功夫,踏踏实实去做;“诚”就是用实功夫,实心实意去做。韩非子说:“巧诈不如拙诚”,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善用机巧,耍小聪明,甚至为此丢了性命。三国时的杨修,恃才傲物,以致招来杀身之祸;《红楼梦》里“少说着只怕有一万个心眼子”的王熙凤,最终也只是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凄惨下场。其三,诚信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老师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治国为政的三个要领。在这三者之中,民信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老百姓对国家的信任,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因为“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统治者失信于民,必将迎来百姓的反抗,自然“国将不国”。因此执政者要守信践诺,作好表率,为政以德,自然“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四、“立己达人”为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提供有益启发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脱离社会而存在。西方的过程哲学也认为,人与社会是一个共同体,当个人动用专权削弱社会时,个人自身也一定会受到“牵连”和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与社会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人只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生存的观点有相合之处。可见,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双赢、共赢是古今中外的“共通”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立己达人、成人成物,《论语·雍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人们心怀仁爱,在成己的同时成人、成物,达到多赢、共赢的效果。当今社会,有的人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处世交友都以“对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来衡量,向别人索取、要求多,个人付出少甚至不愿意付出,如果任由这种社会风气占了上风,乡风能文明得了吗?“立己达人”思想正是对付个人主义、自私主义的一剂良药,大力倡导践行必将有益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乡风文明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