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孙英臣:沙石峪随想

2021-05-09 11:02:41   作者:孙英臣 来源: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5月7日,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孙英臣在《学习时报·党校(行政学院)通讯》4版发表署名文章《沙石峪随想》。一起学习一下!

沙石峪随想

孙英臣

沙石峪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是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去年秋天,我第一次走进这个曾经闻名全国的小村落,驱车沿着半山腰那条环山路绕村一周。环山路像一条飘带似的环绕着沙石峪,伫立路边,俯瞰脚下万亩葡萄园和绿树掩映的村庄,耳畔仿佛传来嘹亮的歌声:“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换新天……”这段熟悉的旋律,让我心中升腾起万千感慨。

20世纪50年代的沙石峪荒山秃岭、缺土少水,“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野菜枣枣填肚皮,数九寒天无棉衣”,是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穷则思变,为了改变沙石峪遍山青石板、乱石岗,耕地面积少,老百姓吃不上饭的局面,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移山造田,劈山填涧”。

1957年12月18日,张贵顺带领乡亲们开始启动“移山”工程。他们以每天挖山不止的愚公移山精神,一层层石板撬起来,一处处夹缝土搜聚起来,向荒山开战、向贫瘠开战。层峦叠嶂的九岭十七沟,也曾让一些群众心里犯嘀咕:“凭一根钎、一把镐,东拼西撞、起早贪黑地刨啊、撬啊,啥时才能治理好这石头世界?”但是,大多数群众对改变荒山和贫困的渴望战胜了犹豫和观望,他们也更相信村党支部作出的决定。狗头锤砸瘦了,打秃的钢钎不知有多少根,勤劳的沙石峪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90多天奋战,他们削掉两个山头,在山涧里垫起了5000多立方石头,从石缝、崖窝搜来的黄土有1尺多厚,就这样,全村当时最大的一块3亩2分耕地诞生了!1958年,这3亩2分地开始播种,庄稼长出来的时候,乡亲们无不赞叹:“做梦也没想到啊!”当年秋天,这块土地收了800多斤玉米。这块土地被沙石峪百姓命名为“青年地”,而收割的粮食也被乡亲们称为“愚公粮”。

经过持续“造田”,到1963年,沙石峪原来的2.3万多块地合并成6300块,耕地面积从过去的780多亩增加到1200亩。1966年春,张贵顺又带领民兵削掉了沙石峪村北山坡上最难开发的青石板地,并在上面担土造良田,总计行程1万多里、挑土4600多担,垫起2尺多高的土层,造出了一亩高标准梯田。张贵顺不仅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凿山铺土”,还带领大家绿化荒山,他们在石板上挖出5700多个一尺见方的石洼,再利用石缝中的土填满,栽上白龙果树,把光秃秃的“狼洼”变成了绿树满山的“白龙洼”。经过20多年的努力,贫瘠落后的沙石峪从过去只有石头没有耕地的荒山,变成拥有600亩水浇地,林、牧、副业生产齐全的“花果山”、米粮川。

张贵顺和沙石峪人立下愚公移山志,硬是敢在“穷山恶水”前逞英豪,最终让九岭披绿、石板产粮,改变了家乡的贫困面貌,沙石峪的故事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见证和缩影。当年,他们战天斗地、移山造田的故事被到处传扬,新华社记者李东生到沙石峪采访之后撰写的长篇通讯《看愚公怎样移山》,发表在1962年6月2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第一版头条位置还专门配发了社论。1966年和1967年,周恩来先后2次来到沙石峪视察,他赞誉沙石峪人为“当代活愚公”。197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影片《沙石峪》在全国上映,影片主题歌《当代愚公换新天》响彻神州。那些年,不仅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慕名前来沙石峪参观学习,众多外宾也纷纷到这里一探究竟,这里曾经接待过数十位国家元首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外国友人。当代愚公之乡沙石峪可谓名不虚传、蜚声中外。

从环山路下来,我在沙石峪村走街串巷,踏访张贵顺故居,拜谒张贵顺墓园,在周总理手植树前驻足,进沙石峪陈列馆参观。村里村外随处可见的石板房、石头碾、石头井、大拱桥、梯田,陈列馆中陈列的铁锨、大锤、钢钎、扁担、小推车、柳条帽,都让我触景生情,对沙石峪人改天换地的愚公移山精神肃然起敬。

听当地人讲,现在每天都有外地人到沙石峪来参观,我也遇到不少游客。我想,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北方山村的人们,应该内心深处都有追寻这种愚公移山精神的渴望。毛泽东有一段名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正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沙石峪人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而这种奇迹的背后,则是敢于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愚公移山精神。2019年,沙石峪陈列馆先后被河北省唐山市命名为党员党性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如今,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我们是否还需要“当代活愚公”?是否还需要愚公移山精神?答案不言而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应当像张贵顺和沙石峪人那样,争做“当代活愚公”,以“万里继续走,千担永远挑”的豪情壮志和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坚决守好“三农”基础,补齐“三农”短板弱项,发掘“三农”潜力后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