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西柏坡的老房东

2021-06-30 10:41:50   作者:肖煜 王峻峰 张晓华 来源:河北新闻网

仲夏时节,风从岗南水库微波轻泛的湖面掠过,吹向晨曦中醒来的西柏坡。

西柏坡,这座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的小山村,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从“三大战役”到“两个务必”,从《中国土地法大纲》到“进京赶考”……西柏坡,是新中国的摇篮。

在西柏坡历史的天空下,有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群体,默默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砥砺前行。

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正式进驻西柏坡。此前,有13户人家被征用了宅院,陆续修建成为当地人口中的“中央大院”,即如今的中共中央旧址。

这些人家,从此便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西柏坡老房东。

70余载风云激荡,老房东及他们的后人见证着历史,也憧憬着未来。

图为毛泽东旧居。(资料图)河北日报记者 郭昭摄

西柏坡村迎宾街23号院。76岁的闫青海起了个大早,吃罢早饭,就忙着侍弄起院门口的花草。

一株开满浅紫色碎花的小树,三两下就被他修剪出漂亮的造型。

“这叫荆条,柏坡岭上到处都是,耐旱又抗冻,栽上就能活。”看我们感兴趣,闫青海接着说:“乍一看不起眼吧,但能开花,能出蜜,枝条子还能编筐,用处可不少。这股子劲头儿,真像咱革命老区的人哩。”

1947年5月,董必武随同中央工委先期来到西柏坡,所住的院落就是闫青海家的老宅。随后一年里,中共中央五大书记等人齐聚这座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庄。像荆条一样坚韧质朴的西柏坡人迎来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也迎来了敬爱的亲人。

鱼水情深一家人。在西柏坡一带,董老夫妇救治房东幼子的故事广为流传。那个孩子,就是闫青海。

1948年秋,正是丰收的季节。

董必武和夫人何莲芝从小菜园满载而归。路过村口的石碾,发现上面放着一个双眼紧闭、一动不动的小男孩儿。

“这不是咱们房东闫志林家的孩子嘛。”何莲芝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发现还有微弱的气息。董必武关切地说:“这孩子准是得了急病,快送卫生所。”

原来,3岁的闫青海生了场重病,因为缺医少药,眼见着奄奄一息了。绝望的父母把他包裹起来,放在石碾子上,本想就此放弃。没想到,却被董必武夫妇送去救治,终于转危为安。

“是党和董老夫妇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永远忘不了他们的恩情。”至今,闫青海给我们说起这件事仍然哽咽不已。随风远逝的是岁月,记忆却永久地铭刻进生命的年轮。

当年的大石碾,如今在闫青海家院子里泛着流年的光泽。

“修水库时村里搬迁,我请了十几个人,费了老大劲把石碾拉了过来。当时好多人不理解,说,青海,这么沉个东西,不当吃不当喝,还要它干啥。可我不能让这老物件淹没在水底,这是我人生最珍贵的纪念!”

同为老房东后人,74岁的闫三山能理解闫青海的心情。让他铭记在心的,是“陈妈妈”的一句话。

闫三山是任弼时当年的老房东闫受禄之子,现居平山县温塘镇韩台村。

一床、一柜、一沙发,还有一桌两椅,步入闫三山家的正屋,简朴素净,最抢眼的是墙上端端正正挂着的一幅金色相框,里面是手绣的毛主席半身像。

“这是我大闺女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没有陈妈妈,就没有现在的我。”闫三山颤抖着双手,扯起袖口拭去眼角的泪水。

闫三山所说的“陈妈妈”,就是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

“那时候家里穷,我才1岁,身体弱,常生病,家里养不起,就想把我送给别人。陈妈妈知道后,劝我爹娘千万别放弃,说这么好的孩子,要好好抚养成人,将来可以参军,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

闫三山长大后,常听爹娘念叨起这件事。陈妈妈这句话,也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成为他人生的座右铭。

18岁那年,闫三山胸戴大红花,终于成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陈妈妈,我决不会辜负您!”他在心里暗下决心。

后来,闫三山从部队转业,到平山县一家机床厂工作,从普通的工人干起,到车间主任,再到主管生产的副厂长,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退休后的闫三山,自学了拉二胡,经常参加村里的文艺活动,为村民们义务演出。

“自从前几年生病腿脚不灵便了,话也说不太清,我爹就出门少了,在家里经常听广播、看新闻,特别关心国家大事。”二女儿闫建霞说。

“姥爷现在还爱看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正上高中的外孙女闫家欣在一旁抢着告诉我们,“姥爷最爱看《大决战》《长征》《亮剑》,还经常拉着我一起看。有一次姥爷看得激动了,还给我唱《保卫黄河》呢。”

看着外孙女在一旁叽叽喳喳说个没完,闫三山慈爱地笑了。

拖着病腿,闫三山执意将我们送到屋外。刚走出院门,身后便隐约传来他的轻声哼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略有些含混却饱含激情的歌声,不由让人湿了眼眶。

毛泽东在农田教村民种水稻,朱德帮老乡拉耧种地收麦割秧,周恩来手提马灯雨夜救人,刘少奇赔乡亲们树苗亲手栽下“连心树”……西柏坡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是啊,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有时就藏在这石碾、水稻、树苗和歌声里。

西柏坡纪念馆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西柏坡纪念馆,五大书记雕像在晨曦中闪着金辉。在纪念馆内一辆小推车前,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人唱起这样一段民谣:

“最后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这首在当地流传甚广的歌谣,正是西柏坡人在战争年代踊跃支前的真实写照。

与中共中央旧址一墙之隔的土坡上,闫喜平、闫军明姐弟俩正在自家亲戚开的农家乐里穿梭忙碌。他们的父亲闫受义,是周恩来当年的老房东闫庆云的二儿子,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他们一家人的骄傲。

听说我们想了解一下他父亲,闫军明放下手头的活计,二话没说骑上摩托车走了。返回时,他手里多了一个袋子。小心翼翼打开,里面是缀在一块红绒布上的六枚纪念章。

闫军明满怀深情地摩挲着纪念章。“我爹原来的纪念章更多,这些年四处搬家弄丢了一些,如今就剩下这几块了。”

仔细辨认这些纪念章,有1948年颁发的解放东北纪念章,1950年颁发的华北解放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和人民功臣纪念章,还有1951年由中朝两国分别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这一枚枚纪念章背后,是一个个枪林弹雨的战场、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青山埋忠骨,热血铸英魂。在西柏坡村,在平山县,像闫受义这样参军上前线的子弟数不胜数,他们中有许多人,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抛洒在了广袤的华夏大地,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父子兵、兄弟兵、亲戚排,村村连队,户户军属,足以让平山成为“八路军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在八年抗战中,仅有25万人口的平山县,就有7万余人参军参战,成为晋察冀抗战史上的一个典范,平山团也被聂荣臻嘉奖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在山西上下细腰涧战役中,平山团战士王家川牺牲时双手紧抓着敌人的刺刀,手指被齐刷刷斩断。他的弟弟辗转几百里赶到平山团驻地,执拗地说:“俺就叫王家川!俺爹娘说了,俺要是牺牲了,俺还有个弟弟来,还叫王家川!”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当年的平山县西柏坡村,援军支前蔚然成风,妇女们争做军衣、军鞋,男人们手推肩扛,为前线送去军粮。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民,这样的土地,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朱德旧居

远山如黛,水天一色。晨曦里的西柏坡静谧安详,一如她身旁波光粼粼的岗南水库。历史的天空下,西柏坡默默付出着,就如同眼前这平静的湖水,在湖底深处埋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1958年,为了根治水患,在平山县境内滹沱河干流修建了岗南水库。平山2万户10万余人因此成为库区移民,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扶老携幼,告别了肥沃的土地和安身的老宅。西柏坡全村106户400余人搬迁,其中便有西柏坡的老房东。

72岁的闫军军现居温塘镇栲栳台村,是毛泽东老房东闫受朝的孙子。

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后,闫受朝一家搬过两次家;中共中央进驻北京后,为保护旧址,又五次搬家。然而,最让人割舍不下的,还是修建岗南水库时的移民搬迁。

西柏坡位于滹沱河北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曾被聂荣臻称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舍不得离开啊!”60余年过去了,想起当初搬迁的情景,闫军军依然激动不已,老泪纵横。

“俺爹亲手扒掉自己辛辛苦苦盖起来的房子,边拆边掉泪。”

收拾好家什、细软,一家老小蹲在土坷垃、乱木头中,和着泪水咽下最后一顿饭。吃的什么记不清了,闫军军只记得那顿饭吃得格外慢,格外咸涩。

穷家难舍,热土难离。临走时,父亲闫文习捧了一抔泥土用纸层层包好,揣进怀里。这包泥土是他对故乡最后的念想。

回头眺望,水涨起来,漫过了良田,漫过了树木,昔日的家园即将成为一片汪洋。爷爷闫受朝望向那片熟悉的土地,缓缓地举起手臂,却久久无法挥动,眼底满是对家园的不舍和对领袖温暖往事的眷恋。

“国家修建水库为了造福百姓,大家都明白这个理儿,就算再抛舍不下,西柏坡人也没有一个掉链子的。”闫元方今年69岁,是周恩来房东闫庆云的孙子,修建水库时从西柏坡搬迁到温塘镇韩台村,最后到鹿台村扎下了根。

这些年,闫元方多了个特别的爱好,收集岗南水库建设的资料。搬迁时他才六七岁,依稀有些印象,但更多的是听亲人的讲述。

在收集的资料中,闫元方印象最深的是一张黑白照片。短袖衬衣,黑色长裤,沾满泥土的黑布鞋,在坑洼不平的土坝上,周恩来双眉紧蹙,认真倾听身边工作人员的汇报,神情中透着关切……照片是1959年6月7日,周总理到岗南水库工地视察时照的,这是他进京之后第一次回到平山。

站在熟悉的土地上,周总理怎能不惦记西柏坡的父老乡亲。他一再嘱咐地方领导要多为群众着想,认真解决库区移民的住房问题。

闫元方换了几次手机,这张翻拍的照片始终保存着,时常会拿出来看看,仿佛周总理还生活在爷爷那处老宅院,生活在柏坡人民身边。

朴实、忠诚、厚道,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自力更生,86岁的平山县退休干部范文杰,用这样几个词语概括西柏坡人。范文杰喜爱写作,退休后,更是致力于西柏坡革命史料和平山文化研究,在当地小有名气。范文杰说,对家乡这片红色热土,老区人民一直怀有朴素、深挚的感情。他们铭记光荣传统,艰苦创业,踏实肯干,凭自己的双手过上了热气腾腾的新生活。

中共中央旧址

西柏坡的山逶迤俊秀,滹沱河的水温润清婉。山水之间,蕴藏着说不尽的温暖故事。

闫青海家客厅的墙上,悬挂着两张家人与董必武夫人何莲芝的合影。离开西柏坡进京后,董老一直惦记着老区人民,夫人何莲芝多次回西柏坡探望老乡亲。

“这张是何莲芝第一次回西柏坡,代表董老看望乡亲们。”闫青海望着照片,仿佛回到了当年。

1968年,何莲芝带两个儿子来到西柏坡,专程到闫青海家探望。看到当年从石碾上重获新生的娃娃都已经这么大了,何莲芝感叹不已,临走时,还热情地邀请他们一家到北京做客。

1978年,何莲芝第二次回到西柏坡。当她看到董必武旧居里的纺车时,顿觉亲切不已。

这架纺车,正是她在西柏坡使用过的。这位从延安时期就声名远播的纺线能手,当年在中央机关组织的劳动竞赛中,曾以娴熟的技术纺出又细又匀的棉线,并因此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

西柏坡时期,她和董老更是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不仅开辟了小菜园,还请木工做了一架纺车。除了织毛衣、纳鞋底,一有空闲,她便摇起纺车。在西柏坡中央大院中,人们时常可以听到纺车“嗡嗡”转动的声响。

时隔30年,何莲芝情不自禁再一次盘腿坐上土炕,摇动纺车。纺车,见证着革命岁月,也向西柏坡传递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信念。

闫青海的女儿闫文彦今年30岁,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起了西柏坡纪念馆的讲解员。

“小时候不懂为什么父亲一说起党就那么激动,为什么西柏坡的老百姓那么难忘党的恩情,更不懂为什么这个小山村总能引来天南海北的游客。现在我懂了!”

闫文彦说,如今每一次讲解,她都融入了父老乡亲的红色激情;每一次讲解,也同样是对自己的一次教育和洗礼。

在闫三山家,外孙女闫家欣从小就听姥爷讲西柏坡的故事。

尽管家里陈设简单,生活并不富裕,但闫三山非常知足,他觉得和艰苦的战争年代比起来,现在日子真是比蜜还甜。他时常鼓励家欣,要好好学习,增长本领,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家欣明白,尽管姥爷的话听起来有些古板,但其实都是他的肺腑之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西柏坡的故事讲不厌。

1972年前后,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卫士长成元功曾到平山看望老房东。当时闫元方在太原当兵,成元功去探望了他的伯母。

令闫元方想不到的是,2012年,又一位亲人来到家中。

这是一位头发微卷、笑意盈盈的女士。一迈进小院,便上前紧紧握住闫元方夫妻的手。

“这位是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建。老闫,还愣着干啥,赶紧请客人进屋呀!”村干部在一旁提醒。

“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周总理的后人还惦念着我们。”闫元方激动得有些不知所措。

面对面,心贴心,周总理最疼爱的小侄女,和闫元方一家拉起了家常。

她谈起周总理特殊的教育方式,要把孩子们像小土豆一样散到群众中去。还谈起自己在内蒙古插队的情况,住蒙古包,学蒙古族语言,和牧民一样从事生产劳动。

话匣子打开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也止不住。

转眼到了晌午,周秉建就像自家人一样,在闫元方家吃起了午饭。

烙饼、小米粥,金针菜……简单的家常饭,却吃得分外香甜。

1968年,闫青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终于实现了他的心愿。他头脑灵活、肯吃苦、乐奉献,20多岁就当上了西柏坡村党支部副书记。

“那时候日子穷,就靠种地过活,人们缺吃少穿。”闫青海说。

面对村民守着三分薄田度日的凄凉光景,闫青海暗暗下了决心:“要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他发动村里五六个壮劳力一起到石家庄当搬卸工。

打工的日子虽然艰苦,但一天能有30元的收入,这对于当时的西柏坡村民来说,无异于一笔巨款。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小山村。闫青海渴望走出去闯一闯,他利用姐姐一家在北京生活的便利条件,做起了布料买卖。

“我到北京批发布料,运回来到集市上卖。布料花色新颖,种类多,特别受欢迎。”

西柏坡纪念馆与中共中央旧址对外开放后,眼瞅着游客一年比一年多,闫青海看到了新商机,率先开起了饭店。

“当年饭店的牌匾我还珍藏着。”闫青海从杂物间找出一块黑底金字的大匾,拂去上面的尘土,“闫青海饭店”几个大字依然闪闪发亮。

除了开饭店,闫青海还搞起了旅游。他瞅准时机,买了一艘游船载客游览水库,短短半年就收回了成本,成为西柏坡村第一批“万元户”。

在闫青海的带动下,西柏坡村和周边村民纷纷做起了游船生意。

船多、人多,矛盾也随之而来。为了规范市场、统一价格、便于管理,上世纪90年代初,闫青海牵头组建了西柏坡水上旅游公司,集中管理游船,统一分红,不仅确保了各船家的收益,还提升了旅游品质。

2002年,为了响应国家环保要求,闫青海对自家的游船进行升级换代,一次能载客28人,每年能收入五六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富裕起来的闫青海,又打起了“小算盘”。去年初,他把游船生意给了女婿经营,自己一门心思搞起了“专职”,成了西柏坡精神的传播者。

问他跟多少人讲过西柏坡的革命故事,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这哪能记得,反正有人想听,咱就讲解。传承西柏坡精神,不分老幼,人人有责。”

坐北朝南的五室一厅,东西厢房一边是储物间,一边是厨房,水房里还专门砌了浴池,接入温泉。

在温塘镇鹿台村,闫元方家2007年盖成的房子高门大院,现在看起来依旧敞亮气派。粗壮的苹果树和遒劲的葡萄藤给院子撑起绿色大伞。院外的菜园里,种满了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门楣上“清雅祥和”的金色大字,透着主人过上好日子的精气神儿。

“这宅子,怕是用城里的别墅来换您都不乐意吧?”

“那是,现在的日子过恁好,全是托共产党的福。”闫元方喜上眉梢。

1986年,闫元方从部队退伍后,相继在平山县城和镇政府工作。儿子大学毕业后办起了现代化养鸡场,家里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闫平会的爷爷闫忠杰曾经是刘少奇和朱德的房东。如今,他和妻子在西柏坡卖冷饮和纪念品。“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还可以照顾孩子。今年游客多,生意更好了。”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西柏坡人用自己的汗水,践行着这句至理名言。

马灯、手摇电话、电报机;洋楼、农家院、小轿车。西柏坡村广场上,历史的流光与现代的气息交汇融合。

一批从北京来的画家,在广场前铺展开长长的画纸,凝神静气地勾勒起眼前的美景。

徜徉在环村而建的迎宾街上,远眺,青山翠柏,微波荡漾;近看,一座座农家院、小洋房干净整洁,令人艳羡。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同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亲切座谈。

作为村里的老党员代表,闫青海参加了那次座谈。“总书记关心咱老区人的生活,惦记着西柏坡的发展,还叮嘱党员干部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殷殷嘱托,西柏坡人铭记在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近年来,依托红色旅游,西柏坡村建成了省级美丽乡村。2018年,西柏坡和其所在的平山县一起脱贫出列,交出了一张满意的“赶考”答卷。如今的西柏坡村,86户271人,九成以上家庭从事旅游服务相关工作,村集体年收入7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

西柏坡村党支部书记闫振祥也是西柏坡老房东的后人。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闫振祥觉得没别的秘诀,靠的就是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加油干。

艰苦奋斗,不是守着贫穷过日子,而是勇于进取谋幸福。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那么,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青春如何不虚度?人生怎样才有意义?

说起儿子闫佳佳,闫元方颇感欣慰。闫佳佳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朋友合伙办起了养鸡场。经过6年的经营,养鸡场如今占地50余亩,有12个长100米、宽14米的大棚,一次出栏约30万只鸡,净收入50多万元。

像闫佳佳一样,闫二鹏也是从西柏坡走出去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闫二鹏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与妻子一起返乡创业,建起农家院,将房间改造成标准间。他还建起了西柏坡旅游网,想把家乡的美丽分享给更多人。

青年一代的加入,让西柏坡这片红色的土地更加生机盎然,也让这张“答卷”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夕阳唱晚,柏坡岭张开坚实的臂膀,将中共中央旧址紧紧拥入怀中。正如70多年前,坚强质朴的西柏坡人,哪怕流血流汗,也要将革命的红旗紧紧护在胸前,不容一丝一毫的闪失。

人民是历史的缔造者,群众是时代的英雄。得民心者得天下,质朴的人民,红色的西柏坡,才孕育出了万古长青的大美江山。 (肖煜 王峻峰 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