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万人坑纪念馆原馆长田宏生
只为守护红色记忆
田宏生正在整理井陉矿区党史材料。河北日报记者董琳烨摄
好人名片:田宏生,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万人坑纪念馆原馆长,十余年如一日,身兼数职、以馆为家,不仅为参观者进行义务讲解,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矿区红色历史资料并编辑成册。自2004年纪念馆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团百余场次、参观者10余万人次。曾获“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2019年12月被评为“河北好人”。
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内,书柜、书架、办公桌紧紧凑凑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6月8日8时许,田宏生早已来到办公室,整理起有关井陉矿区的党史资料,见记者前来才腾出一块儿采访的地方。
万人坑形成缘由、惨案状况、矿工斗争史……虽已退居“幕后”着手矿区党史工作近4年,但田宏生对万人坑纪念馆的一切早已了熟于心。一张张详实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他跟记者讲起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遇上重要活动,他还会亲自上阵,对这段历史进行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讲解。
“今年都69岁了,还依然坚守在岗,是敬业奉献的典范……”在矿区行政大楼,田宏生知名度很高,几乎没人不知道他。
记者:听说您有一个“矿区通”的称号,这是为什么呢?
田宏生:在纪念馆工作期间,我除了担任馆长之外,还是一名兼职的文史研究员。笨鸟就得先飞,我是非文史科班出身,要做好文史研究工作就要多下功夫,更努力一些。
退休之前,在纪念馆的工作模式就是“5+2”“白+黑”,除了白天工作之外,还会坚持每天晚上抽出两小时的时间去研读有关矿区的文史资料,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书籍、报刊,读遍了所能找到的矿区的文史资料,我也不会用电脑,就用最笨的方法抄写下来,每年都能写下读书笔记将近10万字。
日积月累,对矿区的历史了解得越来越多。在此基础上我先后撰写了《万人坑的血泪控诉》《历史典籍中的井陉矿区》等10余篇有关矿区和纪念馆历史研究的文稿,多篇被有关书籍收录。近几年还参与了《井陉矿区志》《井陉矿区万人坑纪念馆》《〈红色印记〉专辑》等书籍的编撰工作,“矿区通”的称号就是这样来的。
记者:在纪念馆工作的这十余年中,您有哪些最难忘的经历?
田宏生:2001年建馆时,为了突出“万人坑”的特点,纪念馆主体建筑设计成了“半地下+半地上”的结构。值班室常年潮湿,刚开始还能忍受,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经受不住。值班室紧挨着展区,除了收藏着历史资料外,遗骨厅还陈列着死难矿工的尸骨,潮湿阴冷的环境下,白天一般人都会感到毛骨悚然,就更别提在夜里巡视值班了。但为了保证纪念馆每天能正常开馆接待参观,继续将历史讲下去,就一直守了下来。
在纪念馆工作期间,我还是馆里的兼职讲解员,因为生性腼腆,还有轻微口吃,在语言表达上有心理障碍,很惧怕在公众面前讲话,人一多就紧张、慌乱。为了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在纪念馆开馆前后的那段时间,晚上一有空就叫上老伴来当观众,这样可以更好地帮我找出问题、提出改正建议,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克服障碍,面对不同参观者也游刃有余。
记者:您认为守好这段历史,做好传承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田宏生:万人坑纪念馆是矿区苦难史、矿区革命史、矿区发展史的浓缩,要守住这段历史,首先要展现好这段历史,而前提就是投入精力去认识这段历史。
不能只知皮毛,更要了解一幅图片、一件实物背后的故事。我先后到北京、辽宁、天津、山西、河南等地,去过北京理工大学、大连档案馆、天津档案馆……通过访问学者、搜集资料,做到对历史的深度了解。至今搜集图片300余张、实物100余件。
2017年开始,由于工作需要,我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撰写地方党史上,现已完成矿区党史手稿22万余字。但守住这段历史的使命一直不会忘记,前段时间收了一位徒弟,跟着我一起学习,只为更好地传承。(河北日报记者董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