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全面小康的鲜明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取得重要成果。
从茫茫林海塞罕坝,到蓝绿交织雄安新区;从巍巍太行最绿的地方,到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一个个全面小康的“绿色梦想”照进现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省生态质量和环境发生历史性新变化。
这是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的关键一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鱼跃起涟漪,苇绿蛙鸟鸣。8月的白洋淀生机勃勃。
“多年来少见的大青虾在白洋淀又逐渐多了起来,嘎鱼也不像治理前那么难抓到了。”今年62岁的安新县王家寨村村干部王学洲一直关注着白洋淀的水质变化。他说,大青虾、嘎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这些水生动物的活跃证明白洋淀水质变好了。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淀区许多老人的记忆中,白洋淀水质清澈,口渴了捧起来就能喝。但随着机械船的增多、上游企业排污、淀区百姓生活污水直排等,白洋淀水质一年不如一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统筹白洋淀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一体推进补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涝,实施治理工程243个,累计补水15.8亿立方米,水质由2017年的劣Ⅴ类到2020年的全部Ⅳ类、局部Ⅲ类,实现不断改善,“华北之肾”功能加快恢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曾几何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进入新世纪,我们已经迈入小康社会门槛,但这一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擘画了美丽中国蓝图。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
然而,对于河北来说,如期践诺,又是何等不易!
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名城市中,河北最多时曾占据7个。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中,河北有8个城市在内。
偏煤的能源结构、偏重的产业结构、偏公路的交通运输结构,严重的大气污染一度给河北贴上了一张“黑色名片”。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河北来说更具现实紧迫性——是河北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以为民担当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深入基层密集调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听取专家群众意见,聚焦问题抓要害,找准病根开药方,号召全省上下勇于直面问题,敢于背水一战。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既亲自“挂帅”,又亲自“出征”。
河北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为“双主任”的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省委书记、省长“双责任”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省市县领导干部包联制度。召开省市县乡四级干部参加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暨乡村治理工作会议、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强有力的组织推动,汇聚起治本攻坚的磅礴力量。
污染防治政策密集出台,强力实施。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河北省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以制度力量和组织推动护航绿色发展之路。
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全省上下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美丽河北的生态底色日渐亮丽。
《2020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大幅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创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稳中有升,全省生态环境总体状况首次评估为良。
这是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7月9日,一场覆盖各市、各相关部门的全省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省的冬季清洁取暖开始了新一轮的安排部署。今年,河北省冬季清洁取暖工作进入扫尾阶段,任务艰巨。
1125万户!这是河北农村地区“十三五”期间完成的气代煤、电代煤等清洁取暖改造户数。按照分类施策、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的原则,今年河北省还将完成农村地区“双代”改造29.9万户、边远山区及坝上地区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取暖改造13.3万户,在确保广大群众安全清洁取暖的同时,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推进散煤治理和清洁替代,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坚决啃下“硬骨头”。要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污染防治是一场绝无退路的攻坚战。
治沉疴,需下猛药。河北举全省之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污染发起总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硬仗。
坚持依法铁腕治污,蓝天白云越来越多——
抓住调结构的“牛鼻子”,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河北省超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历史性新变化。全省PM2.5浓度从2015年的74微克/立方米降至去年的44.8微克/立方米,降幅近40%;今年1至7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其中7月份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0%,创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单月历史新低。
坚持统筹流域治理,解决华北地下水大漏斗问题取得重要进展——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省5万余名河长、湖长“上岗”,河湖健康有了守护人。
全省地表水74个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66.2%,全部消除劣Ⅴ类。打好“节引调补蓄管”组合拳,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43.5亿立方米,地下深层和浅层水位分别回升1.19米和0.24米,超过三分之二的超采县实现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突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实施工业污水达标整治、渤海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2020年,河北成为全国唯一海域消除劣四类水质的省份,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9%。
坚持系统修复生态,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等国土绿化重点工程。“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3954万亩,森林面积由8700万亩增加到990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1%提高到35%,森林蓄积量由1.44亿立方米增长到1.75亿立方米。
发力建设首都“两区”,张家口坝上地区2017年以来累计完成休耕种草181.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75平方公里,加快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河北省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补上一块又一块生态环境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在河北不断增多的蓝天里、不断延伸的绿道里、不断改善的居住环境里,书写在让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的不变追求里。
这是美丽河北迈出的坚实步伐——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最北端的一弯深绿。
将茫茫荒原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如今,这弯深绿除了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还能靠“呼吸”挣钱。2018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京兰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保守估计经济收益可超亿元。塞罕坝的绿色新价值正在被不断地开发出来。
草木植成,民之财也,国之富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金山银山是小康,绿水青山更是小康。
绿水青山,蕴藏百姓的幸福密码——在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井陉县,富民“天路”把曾经藏在深山的好山好水好景色“串珠成线”,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特色生态农业、自驾游、民宿、文化体验等多种业态全面发展,好生态变成了百姓的“金饭碗”。
绿水青山,标注百姓的幸福指数——2019年以来,全省新增和更换的公交车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口袋公园”让更多居民享受“出门是公园,入眼皆小景”;全民义务植树如火如荼展开;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生活垃圾分类变成新风尚……
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历史性的抵达,换个角度看就是开创性的进发。
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今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强调。
新使命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古老的燕赵大地,梦想和希望再次启航。
这是新的蓝图——“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规划,支持有条件市县率先达峰”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北要努力走在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前列。
这是新的征程——河钢集团发布低碳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河北港口集团加快船舶岸电等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使用;千松坝林场积极探索开展碳汇林建设,利用林业碳汇增量抵消工业排放……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生态美好才有生活幸福。以青山为笔,以绿水为墨,在燕赵大地上早日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这是河北每一个人的热切期盼,也是全面小康最动人的注解。 (河北日报记者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