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聂顺利: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再接再厉推动绿色发展

2021-09-07 09:48:42   作者:聂顺利 来源: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塞罕坝在绿色发展的辉煌历程中,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在践行整体系统观和绿色发展观方面,开拓创新、久久为功,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认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基本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塞罕坝建设的成功范例充分践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系统理念。从植树造林、治山防沙、涵养水源、修复湿地到发展林下经济、保护野生动植物、促进生物多样性,塞罕坝持之以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开拓创新、久久为功,造就了今天满目苍翠、世界上最大面积的人工森林,天蓝了,山活了,水动了,花开了,田肥了,人乐了。塞罕坝是承德的塞罕坝,更是京津冀的塞罕坝,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要支撑区域,必须统筹规划、系统治理。新时代新阶段,河北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坚决贯彻执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贯彻执行承德张家口“两区”(生态环境支撑区、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整体布局。地处承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每年为华北地区涵养水源2.74亿立方米,每年可释放萜烯类物质约1.05万吨,空气负离子含量是大中城市平均含量的6倍;每年吸收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林分降温效果为8.55%,增湿效果为10.69%,为减少大气污染、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已成为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绿水青山”,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的“金山银山”。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还要创新机制,科学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要素之间的利益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形成科学多元的补偿、激励机制,打通“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通道。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签订了《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这些制度为理顺区域协同治理完善了体制机制,为健全我国生态补偿制度探索了新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认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塞罕坝经过攻坚造林、人工林天然化改良和低效天然次生林改培等,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席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塞罕坝人的心坎上。

根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206亿元,每年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145.83亿元,2021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塞罕坝启动开发森林管理碳汇项目,积极开展林业碳汇经营工作,塞罕坝首批森林碳汇项目计入期为30年,预计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如果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全部实现交易,保守估计可带来超亿元的收入。2018年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3.6万吨,标志着塞罕坝的碳汇产业迈出实质性一步。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成规格梯次化、数量规模化、品种多样化、品质精良化的苗木基地9万余亩,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

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建成千余家、4400多亩绿化苗木基地。林场用当地百姓苗木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先后承担了财政部住宅小区绿化工程、承德市财政局小区绿化工程、唐山公路绿化工程、内蒙古多伦城区绿化工程等10余项绿化工程,林场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当地绿化苗木产业打开了销路。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千余家、4400多亩,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年产值1.4亿元,4500多贫困人口受益。

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塞罕坝推动了围场文旅产业发展平台和“万家客栈”乡村旅游发展平台的建设,带动了周边百姓的“农家游”“乡村游”、手工艺品、采摘业、土特产品加工、养殖业等绿色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带动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塞罕坝践行“两山”理念,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成为国家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新时代,我们要更加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好弘扬塞罕坝精神,带动一方、辐射全省,开启我省“十四五”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者聂顺利,系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