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便开启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征程。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进行主动的对外开放,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起来。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以不变价格计算,中国GDP在1979-2019年期间年均增长9.4%,远超世界2.9%的平均增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既依靠我们的自力更生,也受益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通过对外开放我们从国外获取发展所需但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并与自有的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产业规模等优势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
多年来,中国连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并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通过对外开放中国逐步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Made in China”存在于世界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中。更重要的是,对外开放更是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Made in China”在世界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受益者,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者。从近五年中国对外贸易数据来看,中国进口商品接近10万亿美元,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进口促进了这些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就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的发展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尚处在深度调整中,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目前,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极度短缺的问题得到改善,我们也积累了资本,实现了科技进步,形成了竞争力强的工业基础优势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优势。我国已经成为拥有14亿多人口且中等收入群体达4亿的巨大规模市场,但同时我国原有的劳动力红利逐渐丧失,土地、淡水等资源要素对发展的约束加大,特别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把我们的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统筹,通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赢得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意味着在空间上使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每一块地方都是开放的前沿阵地。更宽领域的开放意味着对外开放涵盖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贸易、投资、金融等各领域,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产业,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网络。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意味着不仅仅商品、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还意味着相应的国内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也要对接国际标准和规则并作出相应优化调整,实行制度型的开放。制度型开放,一方面要对标已有的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来完善国内的规则和制度,使之不断优化,另一方面还要在变革和优化中提升制度质量,为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调整和优化贡献“中国方案”。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秉承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认为中国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中国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议等“中国方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为各方开辟中国市场的合作搭建的新平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主旨演讲,再次向世界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务实国际合作,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实现“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作者系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