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这一重大战略,蕴含着清晰的施政逻辑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与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脉相承,是由重大思想到重大部署到重大战略的递进和深入,体现着我们党清晰的施政逻辑,标志着国家安全治理再一次达到“质”的跃升。
“看得到、看得明”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要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确立了重要遵循,深刻阐明了其基本内涵,即: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十六种安全。从认识论来讲,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新形势下全党全国全社会关于风险和安全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即:面对风险,首要一点,必须要“看得清、看得明”。“看得清”就是要摒除头脑中落后的、僵化的认识,清楚地看到当前十六种主要安全所构成的庞大复杂的安全谱系,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安全环境在变、任务在变、思想务必要变;“看得明”就是要在“看得清”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各种安全的内在逻辑和不同定位,全面、系统、辩证地看待国家安全问题。
“辨得清、打得赢”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要求,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了方法借鉴。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大部署。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在国家安全治理上更加明确的行动聚焦,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即:面对大量的风险,我们不仅要“看得清、看得明”,还要善于甄别重大风险,务必“辨得清”、务求“打得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2019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分析,同时要求“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从“看得到、看得明”到“辨得清、打得赢”,再到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的战略之举,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面临着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有更加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一重大战略,根植于深厚的实践沃土
平安中国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且不断升级的过程,它源于自下而上的实践创新,根植于广袤深厚的基层土壤。上世纪末,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率先提出并成功开展了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目标任务的平安建设、平安创建活动,推动了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健全完善。随着实践的深入,平安建设、平安创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建设工程,为后来的平安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平安浙江”战略,极大地丰富了平安建设、平安创建的理论和实践。一是坚持把安全放在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其间,他指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二是提出“大平安”理念。战略实施之初,他强调:“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狭义的‘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大平安”理念极大地拓展了平安的内涵,把平安建设、平安创建的任务目标由社会治安防控引向更为宽广的领域。三是科学有效地推进平安建设。要以系统的眼光看待平安,把焦点放在多重综合因素对平安的深刻影响上。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间的有机统一和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各方面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使之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在此基础上,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把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总结、推广和创新“枫桥经验”,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德治相结合,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方针。这些都是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密集部署、强力推进,“平安中国”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自上世纪末开始的平安建设、平安创建活动,步入了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崭新阶段。2013年至今,党和国家多次在全党全国层面的会议上就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部署。党的十九大把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升为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列专章作出了战略部署。
这一重大战略,具有鲜明的系统特质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从任务部署来看,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有着鲜明的系统特质,体现在有保证、有格局、有重点、有追求四个鲜明维度。
有保证,就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平安中国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增强平安中国建设的引领性、协同性、共享性、实效性,真正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强大效能。有格局,就是把平安中国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计之长远,不图一时,站在更高起点,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大平安”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既更快更好解决突出问题,又更有力更有效地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实现从被动平安向主动平安、从静态平安向动态平安、从一时平安向长治久安的转变,务求更高效能、更加可持续。有重点,就是从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大处着眼,从重点环节切入,精雕细琢,以点带面,接续奋斗。从国家安全体系、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社会安全等五大重点领域着手,突出制度机制和体系能力建设,夯实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部位和环节,筑牢国家总体安全的“梁”与“柱”,推动编织国家总体安全的立体网络。有追求,就是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以更新更高的标准要求,紧扣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新关切、新需要、新感受,同时,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把人民群众作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省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