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张家口作为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在这次“冰雪之约”中向世界展示了冰雪福地、塞上名城的风采,作为赛事的标志性场馆,张家口冬奥村、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集(2022)》。在后冬奥时代,河北要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提高场馆的利用率,持续释放冬奥效应,构筑发展新高地。
加强赛前政策延续和赛后政策保障衔接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如果赛后政策无衔接不持续,就会影响场馆的赛后运营,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完善而持续的政策保障可以为场馆的赛后利用和运营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以及实现更好的资源引流。一是延续前期的政策要求和支持力度,保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主体对冬奥场馆赛后运营发展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确保赛前政策的延续和赛后政策的保障之间顺畅衔接。二是出台冬奥场馆运营扶持政策,着重完善政策落地的配套细则,严格落实场馆主体责任制。研究制定关于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以及场馆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优惠政策,全方位多举措保障冬奥场馆的赛后高效运营。三是认真落实国家规划。奥运赛后场馆利用是世界性课题,我国在冬奥场馆兴建之初就把解决赛后再利用作为重点考虑的问题,超前谋划冬奥场馆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将赛后的功能融入到了设计和建设中,为这些场馆赛后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要认真研究具体实施策略,让各种设想尽快变成美好现实。
组建京津冀场馆联盟,促进场馆跨区域协同发展
相对于比赛场馆的独立发展模式,比赛场馆与地区商业资源整合,实现集群化、跨区域发展,是实现冬奥场馆长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一是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纽带,借助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交通线路,发挥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整合北京亚运会、大运会、奥运会、冬奥会的场馆设施资源,将冰雪设施、体育设施、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相融合,探索建立京津冀场馆联盟的路径,实现场馆赛后利用集约化,提高场馆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二是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机遇,立足崇礼冰雪、坝上草原、怀来湿地等特色旅游资源,结合张家口一园五区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将奥运场馆旅游化,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京津等地客源在避暑、体育、冰雪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带动场馆可持续经营。三是延续北京携手张家口承办冬奥会的成功模式,谋求京津冀冰雪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地区在冰雪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活动等方面的联动,积极培育和着力发展跨区域的冰雪健身休闲、冰雪旅游、冰雪竞赛表演、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京津冀三地场馆资源优化布局,盘活区域场馆资源,并完善配套设施,做到三地赛事场馆同时启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促进场馆共同发展。
多手段构建营销平台,提升场馆商业价值
冬奥场馆设计理念和建筑水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和最新科技水平。应多手段构建营销平台,依靠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场馆的商业价值。一是选择专业运营团队,实现场馆良性运营。冬奥场馆科技含量高、功能设计多样化、配套设备齐全,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化运营与开发团队,对场馆潜在经济效能进行深入挖掘、形成商业化聚集效应。二是搭建场馆网络宣传平台。邀请专业运动员在场馆或场馆周边拍摄有关冰雪运动以及场馆宣传片,积极利用各种媒体特别是新媒体讲好冬奥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河北故事,让冬奥场馆更具有中国魅力,更具有世界影响力,更能体现河北元素。三是开发无形资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场馆冠名权、特许经营权、商业赞助、包厢坐席使用权、电子产品开发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是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重要收入来源。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将体育场馆冠名权授予专业冰雪运动俱乐部、协会或与冰雪运动有关的企业,将赛事活动冠名权、赞助权和场地使用权进行市场化运作,以此来提升冬奥场馆的无形价值。同时,还可利用先进技术开发与冰雪场馆有关的电子产品。比如,可与一些游戏开发方合作,授权其开发网上冰雪运动游戏,利用VR和AR技术开发虚拟冰雪运动体验产品,让人们不用到冬奥场馆就可以感受游遍场馆的乐趣,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