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一书翔实记述习近平同志和河北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他在“从政起步”期间的思考与实践、从政风范与人格魅力。研读这部著作,可以深切体会到“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政之初,习近平同志就确立了到基层一线为群众实实在在做事的人生价值追求,把“乡亲们都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他先后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在3年多工作时间里,他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使正定摘掉“高产穷县”的帽子,走出一条“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新路。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适逢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涌起。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他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在与时俱进中增进人民福祉。他解放思想抓大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善抓机遇促好事,多方筹资建起荣国府、修复隆兴寺,创下旅游业的“正定模式”;招贤引智办实事,亲自主持编制“人才九条”,为正定发展破局,助力经济腾飞。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中,一件件工作彰显着改革勇气、改革担当和改革智慧,充分体现了“扎扎实实做几件于国有益、于民有利的事情”的真挚情怀。
以百姓之心为心,“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无限热爱人民,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他强调,领导干部要“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既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战略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明确提出“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
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同志走村串户调查研究,顶着压力实事求是地反映群众心声、反映现实问题,最终让“正定农民的饭桌上少了红薯干儿,多了白面馒头”。不仅如此,在他的带领下,正定整修了危旧校舍,改善了办学条件,改造了农村连茅圈,解决了群众卖奶难、卖菜难问题。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县委组建11个专题组,用3个月时间对全县商品经济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依靠专家顾问出谋划策,邀请全国著名专家来正定指导农村经济工作,从而为正定经济起飞明确了战略方向;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通过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为“振兴正定”提供人才支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习近平同志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把领导干部统一思想、抓好试点示范效应、做好群众工作摆在前面,紧盯老百姓都想要净化、美化的环境,都愿意吃好些、住好些、文化生活丰富些的共同诉求,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成了受老百姓欢迎的“实在事”。
做人民的勤务员,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我在内,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勤务员”,“必须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自觉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到正定工作不久,习近平同志就以深邃敏锐的政治眼光,审视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贪图安逸、纪律松弛、精神不振等现象,并下定决心“刹住新的不正之风”。1983年12月,他亲自主持制定《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简称“六项规定”。“六项规定”找准当时的突出作风积弊,为领导干部定下规矩,形成制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按照“六项规定”要求,正定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效率月”活动,县委领导带头,给下属机关作出榜样,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针对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党的领导削弱等情况,习近平同志组织县委有关人员对全县党的基层组织状况进行调查,采取措施搞好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解决好政治路线问题,解决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问题,解决好党的组织生活不健康、不正常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一定要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带头纠正,给群众作出样子,党员干部必须敢于抵制、纠正不良倾向和歪风邪气,遇事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负责。站稳人民立场,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党性、规矩的要求融入一言一行之中,从细微之处用心,方能守住小节、防住底线,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1983年冬天,习近平同志因为高负荷的工作和不规律的饮食生病住院。面对探望他的正定县党员干部,他说:“共产党人不能总为自己的生活小事考虑,生活小事考虑多了,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远了。”习近平同志的深情话语,展现了爱民为民的赤子之心、无私无我的高尚境界。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在严格要求自己,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缀满“补丁”的褥子,住在办公室办公,因工误了饭点时的冷菜和“将就”的酱油汤……一件件生活的小事反映出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生活的艰苦。他强调,“每个党员必须努力改造世界观,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为此,必须克服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自觉纠正不正之风,决不允许为了个人私利而滥用人民交给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习近平同志办公室的门对群众是敞开的,对待群众来访他都热情接待,甚至在正定大街上摆桌子与上访群众促膝交谈。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天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联系群众是我们的本分,必须和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这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在不断增强执政本领上。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晚上10点以前忙公务,10点以后坚持读书学习,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坚持调查研究,和群众交谈、以人民为师,尊重关心老干部,善于向实践学习;注重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升华理论认识。在他的提议下,县里专门开办党政干部初高中文化补习班、后备干部进修班等,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解决本领恐慌,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在团结协作、共同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团结是班子建设的重要问题,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要善于团结协作,真正做到讲团结,会团结”。他提出,中青年干部唯有实心实意地尊重老干部,才能在新老干部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融洽的团结合作关系,从而携手并肩,共同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在他的带领下,县委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在工作上做到了合心、合力、合拍,用实干推动了正定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腔激情投入伟大事业,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和光辉典范。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