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正义留在中国
乔治·何克(George Hogg),1915年1月26日出生于英国哈彭登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家中6个孩子最小的,1934—1937年在牛津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学生时代,何克就表现出富于冒险、独立思考的一面。大学训导主任评价他“有很多内在优良品德,有主见,知道往哪里去和该干什么”。1937年大学毕业后,何克跟随姨妈穆里尔·莱斯特(资深的和平主义者)环球旅行,游历了美国、日本后,于1938年2月到达中国上海。
在日本,何克看到当地民众对政府美化侵略的宣传深信不疑,把侵略说成是在帮中国建设“王道乐土”;而在中国,何克看到的真相是中国人惨遭屠戮、流离失所、饥病交加。他决定不再继续旅行,而是在中国实地了解人民面临的问题,将战争实情告诉全世界,他对姨妈说:“我不能丢下这些人们。”
预见一个新的中国
1938年3月,何克来到汉口,以外国记者的身份,将日军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写成报道发往世界各地。何克认识了史沫特莱、路易·艾黎等进步人士,6月,在史沫特莱帮助下到延安访问,第一次接触了中国共产党。他看到这里没有特权,政府和军队官民一体、官兵一致,人民对团结抗日充满信念,干劲高、信心足,欢快的精神感染了全城,这种团结平等、朝气蓬勃的精神深深打动着何克年轻的心。
1938年7至10月,何克亲历并向世界报道了武汉会战,在《曼彻斯特卫报》上发表的《帝国操纵之我见》一文中,揭露了西方列强面对日军侵略行径,只顾自身利益、不保护中国人反而阻止中国军队行动的势利行为。
1939年3月,何克从北平前往晋察冀采访,路过曲阳县一家旅店时突染伤寒,恰遇新西兰护士凯瑟琳·霍尔救了他一命。何克在宋家庄诊所养病一个多月,看到这里的人们虽然缺衣少食、生活艰苦,但无一不投身抗战,顿时肃然起敬。康复后,应聂荣臻邀请访问晋察冀边区,他看到“自卫团”“妇女救国会”“儿童团”等组织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认识到人民是抗战的基础。他观察到,和国民党官员混日子完全不同的是,边区官员一直踏踏实实工作,帮助人民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对共产党心生敬佩,认为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9月,到山西武乡八路军总部,受到朱德总司令接见,他还遇见了燕京大学英籍教授赖朴吾和林迈可,三人结伴南渡黄河后乘火车到达西安,林迈可由此回北平,何克和赖朴吾前往宝鸡。
通过几次采访,何克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更努力地报道中国人民抵御外辱的正义事业。除了给中外报纸和通讯社写稿外,他还把见闻写成书,1945年以《我看到了一个新中国》为名在英国和美国出版,预告了必将诞生一个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他在书中写道:“西北是我考察新的中国诞生的理想之地,这里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惊人的创造力。”他还在另外一本未出版的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带头使中国走向民主和抗战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何克不止一次地说,中国共产党是有前途的,他会永远留在中国,直到和中国人民一起把伟大的抗日战争事业进行到底。
把一切献给培黎学校
到宝鸡后,何克被任命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的外事宣传秘书。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到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地考察合作社发展情况并写成新闻报道,为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工合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何克觉得这是一份“可以把工业和社会建设相结合的工作”,认为自己与工合“结婚了”。1941年7月15日,刊物《工合战士》上登出的《洋秘书何克先生》一文写道:“他(何克)负责起草各项英文报告与宣传文件工作,日夜不停地苦干……他痛恨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他不计报酬,不辞艰苦,愿为中国这个新兴事业——工合运动服务。”这篇文章反映了何克苦干实干的拼劲儿,也充分展现了“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
1940年,为了给工合运动培养后备人才,艾黎在陕西双石铺筹建培黎工艺学校,学校开办之初,由于条件艰苦、报酬不高,一年内有八任校长离职,直到何克被任命为校长,各项工作才得到改观。何克一上任就带头修缮校舍,以身作则,发扬实干精神,学校很快走上正轨,呈现生气勃勃的景象。何克对学生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尊敬和好评。他秉承学用结合理念,一边组织上课学习,一边坚持生产劳动,为中国工业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何克不仅担任校长,还兼任英语、音乐、体育三门课的老师,写了《培黎工艺学校校歌》,歌中唱道:“我们生活,我们学习,我们生活学习在培黎;工业技术都具备,求知生产不相离。”歌词生动反映了培黎“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1943年,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访问培黎学校后,评价何克是“天生的教育家”。
1944年11月,随着日军西进威胁,加之国民党对培黎学校的监视迫害,为了学校和学生安全,艾黎和何克决定迁校到甘肃省山丹县。此时正值寒冬时节,何克带领师生们冒着风雪,翻山越岭,跋涉1100公里,于1945年3月抵达山丹。随后又投入到山丹培黎学校的建设工作中。直到1945年7月22日,何克因意外染上破伤风,竟然英年早逝,临终前,他写下了遗言:“把我的一切献给培黎学校。”
何克一生未婚,却收养了4个中国孩子,并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艾黎对其评价道:“他是出于对中国革命的信念而捐躯的,他是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的纽带,他的英名永存。”何克一生只走过了30年,但他不在乎功名利禄、放弃安逸生活的毅然选择令人动容,为正义而奋斗终生、为理想而无私奉献的崇高追求超越时代,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已经流芳百世,他的英雄事迹必然被中英两国人民永远怀念。
【作者吴耀明,系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所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