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委党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办学质量评估工作为契机,不断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持续深化科研资政改革,创建“一流党校”成绩显著,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作出党校贡献。
创新开展形式新颖的音乐党课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工作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利用教学楼内马克思雕像、七块大型浮雕和红色精神步道打造《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两堂现场教学课。同时,重点打造了互动体验式专题课《学习中共党史 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团队教学音乐党课《在歌声中感悟党的光辉历史》等课程,课程设计新颖别致,感染力强,受到学员们一致好评。
二是挖掘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整合利用安平县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饶阳县耿长锁纪念馆、武邑县李保国事迹展室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精品现场教学课程3个,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体验性、鲜活性和感染力。
三是用好新媒体平台。2021年至今,组织教师录制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微党课共8个系列80期,录制课程被省、市多家媒体转发。
组织学员赴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现场教学
服务中心大局,科研工作和决策咨询质量显著提升
一是整合教研资源,科学调配骨干师资。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传统文化等五个学科研究中心,围绕相关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联合进行课题攻关。
二是做好理论阐释,积极答疑解惑。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做好解读阐述工作,2021年至今,在《河北日报》等各类报刊公开发表理论文章70篇。
三是开展决策咨询,发挥新型智库作用。用好《衡水市情研究》,积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民生问题建言资政,2021年共有26篇资政报告获得市领导肯定性批示。今年第一季度,报送的7篇资政报告有3篇获得市领导肯定性批示,法政教研室被衡水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4名教师作为市政协特邀专家参与重点课题调研。组织编写《党史学习教育知识手册》《党史学习教育学习专题》等辅导书籍,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支撑。
利用教学楼内马克思雕像进行现场教学
强化人才建设,师资队伍和中青年教师执教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突出师资培养,2021年度组织教师外出参加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学习培训35人次。
二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研究制定《中共衡水市委党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衡水市委党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等6项规章制度,为师资队伍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着力优化师资结构。构建名师名家、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研梯队格局,积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生力军。2021年选拔5名中青年教师为市委理论中心组授课,今年又选拔4名中青年教师为全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授课,使中青年教师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加速成长。(衡水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