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再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两创”思想是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方针。新时代,以“两创”方针为指引,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更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实开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将其中优秀因素充分挖掘,才能结合时代需要,对其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古典文献、深入历史史实扎实开展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通过研究准确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把具有时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发扬光大;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使之与现实文化融通,服务新时代任务。
立足当代文化与社会实际,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表达方式,改造拓展意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内涵,一方面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将过去的文化转化为现代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化,使两种文化相融合。另一方面要依据科学性要求,以“当代实践”为尺度对传统文化的理论意蕴和精神实质进行符合时代需要的取舍、改造和拓展,与现代社会协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新时代社会实践
理论创新最大的生命力是融入实践,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全方位融入社会实践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创新传播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有机融入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各个方面,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其次,要强化实践养成,把优秀传统文化用起来。要提炼出凸显传统文化特色的经典元素,与民风民俗、文化旅游、服装服饰、建筑设计等结合起来,让传统文化深度嵌入百姓生活;注重用传统美德涵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在青少年中播撒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在“引进来”与“走出去”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引进来”,以开放的胸襟,将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在交流融合中寻求文明的共通之处,在反复比较中不断增强文化战略定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讲清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大力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增进各国民众对我国发展道路的认同;聚焦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阐释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