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此前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同样提出,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等目标,并要求依托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平台,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扩大县域中小企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格局,还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产业发展重在特色。当前,县域特色产业多为中小企业,市场规模大、带动效应强,已经在大多数县域呈现出集聚发展的态势。然而,这些产业多属于传统行业,产业链条较短、转型升级速度慢,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少,主导产品附加值偏低。对此,要加快构建“龙头+配套”融通发展的集群组织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大中小企业紧密协作、产业资源整合优化,形成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加快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牵引和催生优质产品供给。打造一批适合产业集群的工业软件产品和智能装备,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释放特色产业数据生产力。
第二,坚持龙头带动,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支持龙头企业担任“链主”,以资金、技术等优势开展兼并整合,带动集群企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等深度融合。鼓励专精特新企业为“链主”提供配套,在细分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提升产业集群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加强产业需求对接、上下游对接和同类别产业对接,推动原材料等就地就近协同配套、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流动,促进资源集聚共享。
第三,坚持市场调节,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建立“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创新建设用地供给方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依法清理低效闲置土地,适度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推动科技人才下沉,引进“高精尖端”人才,培育创新型复合人才。
第四,坚持政策引导,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建立跨区域工作协调机制,谋划确定不同类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思路。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等精准招商,依托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等新模式,助力企业建成投用、落地生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打造更加方便快捷的政务环境,推动形成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作者刘景芝,系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