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求,是在实践中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思维观念与科学思想方法,是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论。
系统观念是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任何事物都处在各种各样的普遍联系当中,事物及其各要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种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是系统。对客观存在的系统的认识又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形成了系统观念。由此可见,系统观念蕴含着存在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涵。尤其从方法论角度看,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就是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认识和处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这句话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科学基础性,强调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坚持好这一重要观念,才能提升理论思维能力,推动理论创新,做好实际工作。
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运用系统观念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问题
回首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深谋远虑,行稳致远,始终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善于从系统观念出发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运用系统思维指导中国革命,号召做好各项革命工作,把军事斗争和发展生产、政权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同样也是灵活熟练地运用系统观念,提出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与非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十大关系”,系统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彰显了我们党系统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治国方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整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
坚持系统观念的时代要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续坚持系统观念,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别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是统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思维着重处理的是全局和局部、重点与一般、当下和长远的关系。战略思维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放眼长远。踏上新征程,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要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大布局当中去定位去布局,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要聚焦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上,脚踏实地、把当前的工作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确定的各项任务做好。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是前提。历史思维强调我们要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从历史中积累智慧、汲取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工作,真正做到把历史经验、当下工作和未来发展有机地贯通起来。有了历史思维、历史经验、历史智慧,才可以抓住事物发展的趋势、规律,不被停留在表象的历史迷雾所迷惑所干扰,才能透过现象找到历史发展的主题、本质、主流。新时代,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新的伟业。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是根本。辩证思维要求我们在解决矛盾中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坚持重点论,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解决核心问题带动全局发展;还要把握好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要兼顾各种矛盾,考虑全面,不能顾此失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遵循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普遍性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历史规律,同时也没有违背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趋势;从特殊性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握中国实际和中国特色,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提高系统思维能力是基础,突出了宏观着眼考虑和微观做实做细之间的关系。系统思维要求我们既要系统谋划、关注整体、有宏观的视野和布局,又要在微观处做实做细,有绣花的功夫,踏踏实实、慢工细活、久久为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系统宏观的战略部署之下,河北省提出了要深入谋划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我们要在各项工作的系统推进中,努力做到精、准、细、实。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关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项前人没有干过的伟大事业,必须要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改革过程中要有活力有动力。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核心力量,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是尺度。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要全面依靠法治,树立宪法精神、规则意识、依法行政、良法善治、全民守法等法治思维方式,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提高底线思维能力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总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新征程上,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系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