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和法治价值。
全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体系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十一个方面。我们要吃透基本精神,把握其中的核心要义。
第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第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第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推进。必须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努力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第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第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格局中,科学立法是前提条件,严格执法是关键环节,公正司法是重要任务,全民守法是基础工程。
第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是建设法治强国的必然要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发展和涉外法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加强国际法运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第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组织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第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问题。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坚持依法治权,用宪法和法律法规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
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学深悟透,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具有理论的引领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历史性飞跃。在实践意义上,习近平法治思想拓展了社会主义法治新道路,具有实践的指导力,标志着法治中国建设的全面性拓展。在科学社会主义示范意义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把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当作党校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科研处和各教研部门要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究当作一项政治任务。
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准确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
在结合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就要求我们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研究成果转化上下功夫。要组织党校教学科研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研究成果更多更好地转化为优秀教学案例、转化为有见地的决策咨询报告,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文章,切实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