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校声音>>


魏先法:坚持系统思维 全方位引才育才用才

2023-06-16 09:47:36   作者:魏先法 来源:河北日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了影响深远的“人才九条”,提出了“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的引才育才用才“十二字真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深刻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为当时正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开展人才工作的实践,为我们今天全方位做好引才育才用才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在系统思维指导下树立正确人才观

群体观、长远观、智力效益观、自我开发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对人才工作经验的高度总结,贯穿了鲜明的系统思维和系统观念。

群体观,就是在人才问题上树立全面的观点,准确把握高端人才与普通人才的辩证关系。“既着眼于为数尚少的尖子人才,又着力于为数甚多的普通人才,还要注意于浩浩荡荡的干部、职工、农民队伍,培养五行八业的人才群,以适应四化建设方方面面的需要。”树立群体观,要坚持提高普及相结合,个体群体两手抓,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长远观,就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发展规划,使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贯穿到人才生命周期的育人过程中。“把开发人才视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老、中、青、幼立体开发,建立多级梯形人才队伍,使适用之才源流不断,常用不竭。”树立长远观,要深刻认识人才开发永无止境的规律,着眼长远开展人才工作。

智力效益观,就是立足于以事业吸引人、以政策激励人、以感情留住人,构建适宜的人才环境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讲究实际效益,致力于挖掘人才的知识内涵和智力潜能,创造最佳人才条件,保持人才最佳输出状态,获取最佳智力效益。”树立智力效益观,要以“人才最佳输出状态”为基点,深入青年群体,深入人才群体,深入用人单位,发现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

自我开发观,就是要善于培养人才、识别人才、开发人才。“从事人才开发工作的开发者,要勤于自我开发,努力于‘四化’,懂一点‘八门’,多一些知音通意之能,成才于己,识才于人,才能更有成效地做好开发工作。”树立自我开发观,要求广大人才工作者,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

在协调人才供求关系中引进人才

引进人才是人才需求一方主动地有计划地选择人才的过程,是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形成对接的过程,其核心环节是对人才的测评与定向。恰当的人才测评和适宜的人才定向,对于确保有效引进人才、稳定留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了“外招”和“上请”引才政策。一方面,坚持“相信他、任用他,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来”的人才观,为各种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舞台。另一方面,坚持“从正定的现实和发展需要出发,进行必要的可用性筛选和可行性调查”的人才评价标准,以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引进人才。这就把人才供求双方的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平衡起来,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才关系。

在把握人才生命周期中培育人才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人才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基础教育阶段、技能成长阶段、技能成熟阶段。从终身学习的视角看,人才的各生命周期都离不开学习。根据人才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抓好教育工作,是培养宏大人才队伍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教育阶段以未成年人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人才成长奠定良好基础。技能成长阶段以初级人才和中级人才教育为主,目的是迅速提高技能。技能成熟阶段以高级人才教育为主,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领军人才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了“远育”和“近补”育人政策,一方面通过正规教育、民间办学、官民结合等方式,加大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育力度。另一方面调动全社会力量,采取业余教育、在职短训、脱产轮训、选送代培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加强对技能成长阶段和技能成熟阶段的人才培育。

在提供舞台和有效激励中使用人才

使用人才,是人才价值的最终体现阶段。使用人才的基本方式,就是为人才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构建激励才能的机制。其中,搭建发挥才能的舞台,就是为人的才能的外化提供对象、条件、载体、时间和空间,使人才有用武之地,这是使用人才的必要条件;构建激励才能的机制,就是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使人才保持活力,确保最大程度、最大可能地发挥才能,这是使用人才的充分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了“内用”和“下挖”用人政策,一方面建“人才账”,按照德才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使“才”得其所。另一方面抓好基层班子调整,激发了基层活力;树立致富典型,激发广大群众生财致富的活力。“人才九条”中的很多措施打破了常规,比如,为全国各地技术人员提供试制新产品、推广新技术所需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允许研究项目失败,不追究责任;对搞成的每个项目,只要产品有销路,其利润由双方商定按比例分成,或给一次性总付酬;兴建“人才楼”“招贤馆”,积极为调入人才解决住房。这些都有效激励了人才更好发挥作用。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关键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我们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河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行动自觉,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实施人才强冀工程为抓手,营造识才纳才聚才的良好生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让燕赵大地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为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作者系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