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校声音>>


纪芬叶: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023-11-05 08:16:58   作者:纪芬叶 来源:河北党校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既具系统性又具学理性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展现出强大的精神伟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担当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一是创作更加丰富的文艺精品。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高水平有效供给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鼓励创作扎根于人民、来源于人民生活的鲜活的文艺作品,为百姓生活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和情感认同;创作更加丰富地反映人民现实生活、体现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拒绝文艺作品低俗化、过度娱乐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精神食粮。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在充分保障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下,树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正确处理免费服务与优惠服务的关系,满足人们的差异化文化服务需求。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三是做好法律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利保护、统计分析、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和司法保障。继续完善和修订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保障法、专利法、期货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和完善针对大数据、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充分发挥互联网法院的职责作用,研究制定大数据权属确定、产权使用和交易法规,制定AI作品权利归属法规,为技术要素驱动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促进文化要素跨区域协同发展。一是推动文化市场跨区域协同发展。区域发展战略能够促使要素聚类整合,实现有限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缩小地区发展鸿沟,促进均衡发展,同时也能够探索打破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治理体系,加快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依托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文化市场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效率。二是培育跨区域的文化生产主体。延长相关产业及衍生产品生产链条,促进企业间兼并重组和联合协作,扩大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引领区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三是实行跨区域文化消费管理。统一规划和建设剧院、艺术中心等文化消费设施,并实行跨区域运营管理。搜集整合区域文化消费数据,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消费大数据,对文化消费进行精细分析,根据消费趋势调整产品供给。同时,制定跨区域文化消费优惠措施,增强文化消费流动意愿。四是加强跨区域文化服务。跨越原有行政管理边界,搭建跨区域文化产品展销会、特色文化展品博览会、图书市场、艺术品交易市场等交易平台。拓展文化策划、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跨区域业务。挖掘和重组跨区域文化基因,塑造跨区域文化品牌。

强化文化数字化治理。一是树立数字化治理思维。从单一市场主体到多元创新主体,从线性生产到空间多维生产,从单向指向到即时交互,从物质生产到场景体验,从产品单一导向到数字内容衍生共生,从封闭场域到开放空间,这些新特点重构了新型文化产业生态。海量文化产业内容快速增长,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工具载体创新迭代不断加速,都给文化产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与新型文化产业生态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关键是强化数字化治理思维和手段。二是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和态度。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传播媒介支持下文化参与大众化、草根化,体现了文化市场繁荣和文化创作活力,但也伴生了文化内容低俗、网络恶搞等大量网络文化问题。面对新型文化业态快速发展,既要保护大众创作创新的热情,又要加强内容管理,维持良性产业秩序,努力寻求坚持包容审慎态度与促进新型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之间的平衡。三是创新数字治理模式。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必然要求政府治理模式的数字化。一方面,要注重管理服务人员的科技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管理者文化专业素养和现代科技素养;另一方面,要注重现代化数字治理手段应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智慧化管理。四是强化跨部门协同治理路径。数字文化内容和新型文化业态不断丰富,跨越了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宣传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内容,拓展了对网信部门、工信部门、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互联网法院等多部门的服务需求。文化内容审查管理和文化市场行为监督管理需要跨部门协同治理。同时,加强对文化企业、数字内容平台的引导和约束,强化企业自身管理。

作者系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