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工作之所以极端重要,就是因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思想的力量、意识形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意识形态工作,发挥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心铸魂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做的是政治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坚持全党动手抓意识形态工作,要压紧压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面对复杂多样的意识形态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区分和处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以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凝聚党心民心、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为标准。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意识形态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来进行,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拉紧共同的精神纽带,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更好汇集起攻坚克难、开拓前行的磅礴伟力。
聚焦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意抓住事关全局的重要方面、重要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要引导全党、教育人民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全面系统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又能够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把握时代大势,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既取决于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也取决于广泛有效的传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形成强大主流舆论场;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着力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坚持立破并举、敢于亮剑,让意识形态工作激浊扬清、正本清源。
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性工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作者系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