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校声音>>


霍朝阳: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23-12-20 09:52:04   作者:霍朝阳 来源:河北党校报

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今年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的重要指示要求,其中就有“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引。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党性原则,守好鲜明价值底色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新闻舆论事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无条件宣传党的主张。这既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舆论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和鲜明特色,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事业发展壮大、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深刻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守好新闻舆论工作的价值底色。

凝聚主流共识,把牢正确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新闻报道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发布和传播,更是激浊扬清、凝心聚力,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统一思想、团结鼓舞士气的斗争利器。当前,新形势新要求、传播新环境的复杂交织变化,尤为凸显了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更好引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紧迫性。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就要凝聚主流共识,坚持不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工作引向深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就要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到新闻报道各个环节、落实到各层级新闻工作人员、覆盖到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让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健全传播体系,把握融合发展趋势

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源”,引发了传统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们要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要求,正确认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二者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有主有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统筹处理好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不搞“一刀切”“一个样”。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生态,我们要充分运用好先进技术、提升内容品质、创新传播方式,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信息流量算法,加快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构建资源节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加强对外宣介,讲好鲜活中国故事

潮起东方万象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形象,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讲好讲活中国故事,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讲好中国故事,要统筹好内宣外宣工作,对内报道要有外宣意识,考虑国际影响;对外报道要有内宣意识,兼顾国内受众感受。要主动发声,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要及时发声,对于国际舆论中歪曲污化我国的相关论调要及时予以辩驳、回应;要反复发声,下大力气、用巧功夫让我们的理念、主张被世界听得懂、记得住。要创新对外宣传的方式方法,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