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学员论坛>>


张超:党建引领 改革创新 奋发进取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12-20 10:31:39   作者:张超 来源:河北党校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着重要作用。

县域经济是经济内循环发展的重要载体。我省部分县域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要素缺失、产业体系不全、营商环境不优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短板。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全力推动我省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高站位、明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找准符合县域实际的发展路径。坚定党建引领,全面理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对改革创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要求。坚持把政治引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以全面增强党在县域社会治理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为目的,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强化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明确导向,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坚持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为支撑保障,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切实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

稳增长、守底线,扎实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稳增长、守底线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其中,守底线更是要坚守的红线。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进的基础。高质量发展不是盲目发展,不是以经济数据快速增长为标志的发展。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均衡发展才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要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强化系统思维,实现县域经济在稳步增长上的动态平衡。同时,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风险意识,坚决树牢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守住确保粮食安全、防范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县域经济涉及面广,面临的风险充满了不确定性,要构建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在不断发展中消除风险隐患,化解结构性矛盾,实现守底线、化风险、稳增长的协调共生共进。

抓项目、扩投资,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项目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坚持以项目工作为统领、以项目工作为牵引、以项目工作为主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学谋划重大项目建设。抢抓国家、省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等政策机遇,进一步增强县域的承接和实施能力,聚焦实体经济,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子商务、医疗康养、生态休闲等领域持续攻坚。同时,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加快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紧盯政策谋项目、精准发力引项目、提质增效推项目、优化环境保项目,通过引进新项目与壮大老企业“双向”发力、齐头并进,以项目的大突破带动区域经济的平稳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

强产业、调结构,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振兴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秉持“优一产、强二产、活三产”的思路,以产业基础升级、产业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一是做优现代农业,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运等全产业链发展。二是做强新型工业,从抓实体经济入手,突出抓技改扩能、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现有企业抓提升、新建企业抓达效、意向企业抓投产,全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是做优第三产业,积极引导二三产业向产业园区集中,以产业集聚激活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化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递进,让现代服务业发展持续迭代升级。四是培育特色产业,结合县域自身优势,找准现有产业或“本土成活率高”的产业发展趋势,重点聚焦打造1至2个集中度高、优势明显、关联性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

深改革、促创新,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改革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县域干部要沉下心思,专班研究县域深化改革与创新工作,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的先手棋,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坚持科学精准执法,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行为,让民营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谋发展。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全力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积极与各大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开展有效合作,以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科技问题为导向、以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为目的,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是注重人才资源集聚。针对县域对高端人才吸引力相对不强的现实,积极开展柔性引才,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完善人才服务平台,优化县域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做到专人对接、待遇可观、服务到位,营造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稳振兴、促融合,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持续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下行,乡村产品资源合理向城市上行,形成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有序、合理流动的架构体系。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优化地区对口帮扶,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是激活多元市场主体。鼓励支持乡村培育更多的经营个体,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党建引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村集体经济建设,通过合作开发、产业带动、合作社经营等模式,实现村、企共同发展。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要统筹协调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域教育供给、乡村养老、就近就医等社会服务方面,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乡村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刺激乡村劳动力资源的回流、增加。

保生态,优环境,全面筑牢绿色发展体系

绿水青山是体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客观需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变现增值”手段,坚定不移以生态环境提升厚植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一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制度,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产品。积极发展林业经济、碳汇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生态产品、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生态价值实现场景的路径和模式。三是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统筹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管理、村居生活,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多思路、多举措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水平,创建更多的美丽示范乡村。立足县域本地交通优势、特色文化和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培育乡村民宿旅游产业,积极融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品质提升。

作者系省委党校中青班学员、隆化县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