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学员论坛>>


省委党校中青一班课题二组:构建农产品智慧监管体系 以数字化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2024-03-05 09:50:02   作者:省委党校中青一班课题二组 来源:河北党校报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其监管工作至关重要。在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在智能化装备助推农业标准生产、数据化管理助推质量风险防控、过程化监管助推农产品追溯等多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但仍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突出、缺乏智慧农安系统性整合、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为更好地构建农产品智慧监管体系,以数字化助力农业产业升级,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深入唐山丰南区、沧州黄骅市、石家庄晋州市等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优化升级全产业链标准化规则

针对全产业链专业分工要求,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设施设备、技术操作规范、质量安全、农产品包装储运、节水节地节材、生态循环保护、农业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入手,充分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数字化信息技术等最新成果,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标准体系。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行业协(学)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主持或参与团体标准制定,实现与农业产业链标准有效对接。

完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的标准板块,建立健全种植业、特色产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农村管理等标准子体系,为方便查询、使用提供技术服务。

全面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多措并举确保产品达标合格上市,推广成熟模式,指导生产者严格落实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措施,使生产者树牢“不合格不上市”的理念。将合格证制度实施情况纳入日常巡查检查内容,推动规模主体实现批批开具。对带证产品开展专项监测,确保实施品种全覆盖,不能因开具合格证而缺失监管。

严格“六挂钩”组织程序、推荐程序、审核程序,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要求的,取消财政支持项目、评优评先等资格,杜绝因把关不严而发生“先认定认证后整改”的情况。

实施“阳光农安”行动,利用监管移动终端开展巡查检查和监测抽样,并将检查、检测结果实时上传省监管平台,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积极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实行产品追溯管理,强化过程管控,提升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认定等工作挂钩,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六挂钩”机制。

各类省级以上认定认证等评审和财政支持项目,一律先进行产品追溯管理审核把关,不达要求的一票否决,不予申报。

创建“数字农安”综合性调度体系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检测和应急指挥等集中于一体,建设成一个综合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指挥调度中心,全面掌握本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各方面情况,及时、高效、快捷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在全省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县,选择有代表性的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利用高清视频探头、无人机、AI、5G等技术,打造一批农事行为远程智能管控示范点,强化装备条件保障,推进农产品生产智慧化、实时化、信息化管控,提升监管效能。

构建数字化农业科技研发系统

建立农业科技研发系统,推动促进新一代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制造业结合,研制推广农业智能装备,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

优化农业科技数字化信息服务,建设一批新农民、新技术创业中心,推动产学研用技术合作。

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网络接入、平台资源、营销渠道等政策支持,培育一批经营规模较大、数字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社会化服务机构,促进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积极引进培育农业创新型人才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研发工作,推广数字化农业技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加快建设院士工作站、企业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在各地省会城市建立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分支机构。

加大对农民的数字技能培训力度,重点加强对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信息员的技术培训,鼓励农民主动创业和技术创新。

(课题组成员:杨昆、张昕、王立刚、张玉凤、赵新来、吴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