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学员论坛>>


李遥:如何化解基层干部的“舆情焦虑”

2024-05-20 10:17:05   作者:李遥 来源:河北党校报

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无数普通网民构成数以亿计的“聚光灯”,基层工作中存在的任何问题和不足,都可能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被无限放大,有的甚至会发酵成重大舆情。

2024年4月9日,微信公众号“浙江宣传”在《基层“舆情焦虑”从何而来》一文中就提到,现在一些基层干部将舆情视为“洪水猛兽”,处置起来如履薄冰、畏首畏尾,患上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舆情焦虑症”。那么,基层“舆情焦虑”都有哪些表现?根源在何处?又该如何化解呢?

(一)

所谓“舆情焦虑”,可以简单理解为担心与自己相关的舆情会随时爆发,更担心舆情爆发后由于处理不当产生严重后果。

这也是眼下一些基层干部的现实苦恼:明明一五一十回应群众,为何网友仍不买账?明明出于好心推出便民举措,怎么就被传来传去变了味?明明是正常的工作生活、待人接物,怎么发到网上却引爆了热点?

在群众心里,基层干部就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风向标。这也造成一些基层干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时刻担忧网上的一点点“风吹草动”,生怕站在舆论“聚光灯”下。

时间长了,一些基层干部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儿”,躲曝光、怕传播、求低调。有的把普通吐槽当舆情,将简单的线索、初级的爆料、个别的负面评论视作舆情,如临大敌、战战兢兢;有的把小舆情看成中舆情,中舆情看成大舆情,人为放大了风险感知;还有的看到同行出问题,就担心波及自身,坐立不安,一根弦过度紧绷,甚至滋生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心理。

其实,网络世界众声喧哗,哪怕再好的事,也很难获得百分之百满意,有点赞表扬,有善意批评,有满腹牢骚,甚至还会有攻击谩骂,都算是正常的。热议之下,也并非所有的网络舆情都需要处置,网民关于社会话题的正常讨论不仅不该被排斥,而且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应该倡导的。

(二)

怕舆情、怕关注,背后是怕争议、怕问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基层之所以产生“舆情焦虑”,深层次原因在于一些基层干部有“舆情洁癖”,就是对舆情零容忍,一旦出现负面声音,不管多大声量,都希望能够全部“抹平”。

这种“洁癖”既不符合我国信息公开的原则,也不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还与当前网上舆情的客观生态相违背。除了被问责压力过大外,笔者认为基层产生“舆情焦虑”还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小马拉不动大车。基层治理能力整体还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面对瞬息万变的舆情,基层干部普遍感到技术手段不足,应对能力不够,处置效果不佳,需要学习掌握新的工作方法和技能。特别是面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时,完全超出了基层的应对能力范围,需要上级部门帮助协调处理。

二是奉行“沉默是金”。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就可能出现谣言满天飞的局面。但一些基层干部缺乏担当意识,“打死也不说”,寄希望于时间过去,热度会被冲淡。却不知,舆论场上正确的声音不去占领,错误的声音就会持续蔓延。

三是决策受“热搜”影响。“热搜”并不总是能代表真实民意,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决策受“热搜”影响的情况并不鲜见。有些政策措施本来无可厚非,但只要上了“热搜”,被网友们一质疑,一些基层部门马上就改弦更张来平息舆论,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三)

如何才能化解基层干部的“舆情焦虑”,让他们不受舆论裹挟,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笔者想到了四句话。

自古套路靠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一事当前,官员的表态是不是真诚、有没有诚意,网民一目了然,仅以“平事”为目的的官方回应,很难取得理想效果。过去不少舆情事件,只要第一时间通报真相、诚恳道歉、严肃追责即可,结果就是因为官方态度敷衍塞责,越想把事压下去,越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做事不怕事,遇事能平事。舆情汹涌往往在于多重热点交织。每个阶段的关注点都有不同侧重,明确在具体阶段说什么、怎么说,讲求方式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拿证据取信于人、强调情感共鸣、活用“网言网语”等,多一分“用户思维”,就能少一分“沟通误差”。

行得正坐得端,何须屈尊畏谗言。“说”的功夫,一定建立在“做”的基础上。积极回应、扎实整改,才是在以实际行动修复信任裂痕。即便某些事件特别棘手复杂,也要勇敢去面对解决,从而更好地改进工作,并将具体的成果有效传递出去,自然就有了凝聚共识的基础。

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对上级部门来说,要以容错精神善待基层干部,问责需适度,过猛可能适得其反。对于正常开展工作出现的舆情,应当保持宽容,善用容错纠错机制进行正向激励。

总之,小事别紧张,大事赶紧办,事后查漏洞,处置完抓预防。只有当基层干部充分掌握了网络舆情的应对技巧,并获得了组织理解和公众支持时,才能真正实现从“焦虑”到“自信”的转变,从而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作者系省委党校中青班学员、河北经济日报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