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温水煮青蛙,前车之鉴不可忘却,每个人还是要好好复习一下。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
“紧箍咒”一词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原意是指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后指约束人的制度、规矩等。孙悟空靠“紧箍咒”的束缚收敛顽性、约束劣性,融入取经队伍,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习近平总书记用“紧箍咒”比喻党的纪律规矩,旨在警示党员、干部对纪律要常怀敬畏之心,时刻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清醒,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紧箍咒”之于孙悟空犹如纪律规矩之于党员、干部。“紧箍咒”是通过收紧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发挥其约束作用,党的纪律规矩同样是对党员、干部的硬约束。毛泽东指出,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他强调,“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列宁论共产党的纪律说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对于一个党员、干部,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硬起手腕抓纪律建设,充分发挥了纪律规矩的刚性约束作用,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任何党员、干部,不论党龄长短、职务高低,都必须严守党的纪律,既不能因为是普通党员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能因为位高权重而无视纪律约束。党员、干部要遵规守纪,这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的,就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不是想戴就戴、想摘就摘的,戴上了就要接受“紧箍咒”的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车之鉴不可忘却”,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案件来看,党员、干部只要违反了纪律,不管伪装有多好,也难逃群众的监督,难逃纪律的严厉惩戒。我们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约束没有例外,不因事小而姑息,不因权大而破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党员、干部重视、警醒、知止。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欲事立,须是心立;打最硬的铁,须是铁打的人。党的纪律是统一的纪律、铁的纪律,是带有强制性的,但又必须建立在党员、干部的自觉性上。在取经路上,孙悟空对“紧箍咒”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反抗到接受的过程,最后把戒律内化到自己心中,心甘情愿护着师父完成了取经大业。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培养“自觉的纪律”。毛泽东多次讲过“锦州苹果”的故事。他说:“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尽管解放军战士劳累饥渴,但是都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纪律发自内心的敬畏和遵从。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时常念念脑子里的“紧箍咒”,不断拧紧遵规守纪的发条,就能防微杜渐、慎始慎终。从这个意义上讲,纪律规矩就是党员、干部的“护身符”,因此,要真正把铁的纪律刻在心上、印在脑子里,成为心灵深处的“压舱石”。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党的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真念常念“紧箍咒”,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切实把党章党规的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修身正己中担当作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作者系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