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质生产力则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绿色的可持续的生产力质态
长期以来,我们对生产力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这样的理念使得生产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对立乃至恶化。人们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片面的,甚至将它们对立起来,不知“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们惯有的思维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却轻视自然生产力。经济发展既不是对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亦不是放弃发展的缘木求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新质生产力摒弃了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以创新为驱动推进经济、产业、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形成绿色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推进文明进步和增进公众福祉的能力;是对工业文明时代传统生产力理论的扬弃,强调在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依靠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和节约,优化资源管理,高效高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土壤,新质生产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培育壮大美丽中国建设的新质生产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一是绿色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新质生产力必须抛弃传统生产力通过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破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二是和谐性。新质生产力必须使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保持“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新质生产力的和谐性,意味着我们对生产力的理解要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上升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力”,跳出主体客体二分法的对立思维框架,进入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境界。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系统,人类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的依赖者。“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三是可持续性。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赖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短缺将给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威胁。18世纪工业革命的生产力虽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其自身的不可持续性注定了其相对短暂性。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深化的,新质生产力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力,这是发展的要义所在。为此,新质生产力专注于自身的可持续性,要通过利用海洋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护生态平衡,实现长效驱动。
培育壮大美丽中国建设的新质生产力
一要优先发展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科技力量。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气候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制高点。
二要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发劳动、知识、技术、金融、市场、人才、管理、数据、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加大对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绿色发展人才培养和绿色发展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绿色金融支持,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三要重视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其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产业,强调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产业。相反,需要通过科技创新重塑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要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电、钢铁、石化、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节能降耗和高效利用,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的先进生产力发展之路,具有深刻生态内涵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实现“自然—社会—经济—人类”和谐共生的新动能与新优势。
【作者系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