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点评对于开展好现场教学至关重要。严格意义上来讲,如果没有现场点评的环节,现场教学就不能称为“教学”。现场点评是围绕现场教学主题对现场教学内容进行的理论总结与提升,是现场教学的点睛之笔,是现场教学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学”的核心,也是现场教学能否入脑入心的关键。可以讲,现场教学是否成功,点评是“灵魂”。一次成功的现场点评,在语言生动、干练,表达准确、严谨的同时,在内容上还要具备有效性,让学员由学而知到学而信、学而行。
坚持党校姓党是提升现场点评有效性的根本原则
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校姓党”绝不是一句空话,落实到现场点评中,就要做到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把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讲出道理学理和哲理,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讲深讲透彻。坚持党校姓党,现场点评就要有“主题”意识。现场教学活动中,学员通过展板陈列、讲解员讲解接收到的知识或信息是多元的,由于工作特点、知识背景以及理解能力的差异,不同的人会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并由此得出不同的观点和结论。因此,在现场点评中,一定要紧紧围绕学校规定的教学主题进行深入挖掘、精心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讲几句”。
坚持党校姓党,现场点评还要有“跟进”意识。由于现场点评是提前设计的,不是一时兴起的,所以,肯定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讲稿。但是,这个讲稿一定不是万年不变的,它要随着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而不断完善。这就要求,现场点评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跟进意识,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新部署新要求及时反映到现场点评中。比如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在西柏坡九月会议会址的现场点评中,我们迅速增加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内容;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对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提出明确要求“,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也开始纳入我们的现场教学点评。
总之,现场点评是门艺术,看似即兴而发,实则是精心准备、精雕细琢。对于现场教学的“点评”来讲,一劳永逸的讲稿永远成就不了经典,任何一次经典的点评都只是当时、当下的。
坚持问题导向是提升现场点评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现场点评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员不感兴趣,导致现场教学流于形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现场点评一定要有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是现场教学的基本特点,也是现场点评的基本要求。没有问题导向的现场点评,是不可能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现场点评中的“问题”设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备课过程中的预判。在备课过程中,要通过对现场教学点、讲解员讲解及相关历史资料的了解,围绕教学主题预设系列问题。比如,在西柏坡纪念馆土地会议展厅,主要讲的是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赢得群众支持的内容,教学主题是“践行群众路线”。这个展厅的最后一块展板,就是毛泽东同志对土地改革的总结——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现场点评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土地改革这么重要,为什么蒋介石不进行彻底的土改?紧接着我们抛出第二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进行彻底的土改。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二者的对比,让学员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践行群众路线。
另一方面来自学员的关注与疑问。在现场教学中,现场点评要做到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就要及时回应学员关切。比如,在正定塔元庄现场教学中,我们一般设定的点评主题是“好干部是如何炼成的”,也就是从习近平同志的正定实践感悟干部成长规律。这个作为党性教育的主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与学员交流的时候,也有学员问道:我们还想知道,从塔元庄的发展能让我们学到什么?我们能复制什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又开发了现场点评“‘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新路的塔元庄实践”。
总之,现场点评中设计的问题不是简单地从教师头脑中产生,而是要依据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把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悟以及学员对象的不同需求而设立,如此,才能真正提升现场点评的有效性。
坚持精益求精是提升现场点评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有人觉得,讲好2个小时的专题课不容易,现场教学讲个一二十分钟就要容易多了。我的体会是,要看怎么讲。随便讲讲,一二十分钟对于每个老师都没有问题。但是,要讲得有效、讲得学员爱听,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场教学中要提高语言表达力、增强学员代入感、形成鲜明记忆点,所有这些要做好,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有一个反复打磨、反复修改、反复提炼的精益求精的过程。
我们常讲,一堂好课是“磨”出来的,一次精彩的现场点评也是“磨”出来的。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复盘、无数次的揣摩、无数次的提炼、无数次的模拟,才能形成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历史厚度、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力度的精彩点评。
(作者系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